今天是我结对帮扶的贫困户老陈喜迁新居的日子,上次我帮他看屋基时就承诺,等到搬家时我来讨杯喜酒喝。老陈当时很高兴,还不停地说一定要接我,给他装个面子。对群众说过的话一定得兑现,况且村里还有好几户易地搬迁的贫困户一直在观望,我作为包户干部,去祝贺老陈喜迁新居,对观望的那几户也是一个触动。
虽然建房过程中我去过好几趟,但建起后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我还是挺期待看到的。一路上,我不时翻看去年底用手机拍下的旧房照片,那是三间低矮狭小、墙体开裂、摇摇欲坠的百年土房,椽子瓴子受潮腐烂发黑,连基本的遮风挡雨的功能都不具备了。
快到村口的时候,我透过车窗不时看到三三两两的行人,随行的同志告诉我,这些是附近的群众,大概也是去老陈家贺喜去的。
大红的对联、高高的蒸笼、熙熙攘攘前来道贺的亲友……刚走近老陈的新居,我便被这喜庆而又热闹的景象感染着。
“你今天来,可是贵客呀!”知道我的到来,老陈大老远出来迎接,并紧紧握着我的手。
“道喜呀!老陈,这下有新房子住了。”
“都是党的政策好哇!还有你帮忙操心。要是在前几年,想都不敢想,真是要感谢精准扶贫的好政策。”老陈一边指着新建的房屋,一边诚恳地说着些感谢的话。
老陈的新房子
“乔迁新居精准扶贫结硕果,宅此福地人财两旺奔小康”,走向新房的正屋,一幅横批为“幸福永驻”的对联吸引了我。我问老陈这是谁写的,老陈告诉我,他没这个文化写这对联,是请一个老师写的,但大体意思是他想要说的话。听老陈这么讲,我的心头顿时掠过一丝被肯定的甜意——老陈对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是肯定的,对我的接对帮扶工作是肯定的,对今后的生活是充满信心的,老陈的脸上始终洋溢着久违的幸福感。这正是我想看到的。因为从老陈的脸上,我看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时我不禁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同志的告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想,每一位基层干部都会因为能一直这样努力着感到欣慰的,我也不例外!
老陈一边和我攀谈,一边引我到新房里里外外看看。
“这回该不会再漏雨了吧!”,“咋会呢!都是线交倒出来的,水泥配比也足够,这房住着睡觉都踏实!”,老陈高兴的回答我。
在空场前,我再一次环顾新房的四周:实用的结构、精致门窗、美观的设计,还有合理选址的猪栏厕所……这一切与那个百年旧房不可比拟。
老陈还告诉我,有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新房盖起基本上欠不到什么帐。迁新居后,准备马上发展特色养殖、种植等产业,爱人主内,他主外,一个孩子外出务工,一年收入个两万块钱不成问题,争取按计划于2017年出列。看到老陈这么有信心,我对他这种不等不靠、自立自强的脱贫决心深感钦佩。
老陈之前的百年老房子面貌
在和前来道贺的亲友交谈中,我感觉到了他们对老陈的羡慕和敬佩,这正是树立典型、发动群众的好时机,我趁机向他们再次宣传精准扶贫的政策,让那些还在等待观望的贫困户也好立即行动起来。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不缺豪言壮语,也不缺运动式的东西,关键是看有没有找对路子,有没有锲而不舍干下去。”,在回来的路上,我对参加老陈的搬家喜宴感到收获颇丰:我们党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人民的事,哪怕是针尖大的事,你把它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人民始终是对你心存感激。所以我们开展工作,要向上看看,更要向下看看。要经常问问自己,是不是在忙着与党的根本宗旨毫不相关的事情?古时候讲,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现在就是要服务人民。多想想我们干的事情是不是党和人民需要我们干的?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常去贫困地区走一走,常到贫困户家里坐一坐,常同困难群众聊一聊,多了解困难群众的期盼,多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满怀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