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近水楼台

这名字,一听便觉有诗、有画、有月光、有临水的雅致。然而这诗意之下,却埋着一段几乎被岁月尘封的铁与血的往事。此行,我便是要在这青山绿水间,寻一寻那“楼台”的旧影,摸一摸那“近水”的脉搏。

车行山路上,两旁是绿竹。不是单调呆板的绿,而是绿出了层次与光影——新篁嫩生生带着鹅黄底子,老竹沉郁近乎墨色。风过处,竹叶飒飒作响,不像松涛那般雄浑,倒似无数绿色羽毛轻轻颤动,撩得人心痒痒的。路随山转势,一转便换一番天地。先是一丝,继而一片,淙淙铮铮的水声便从浓绿中透了过来。这便是堵河了。

河水绿得像一块无瑕的厚玻璃,却又比玻璃多了几分灵动,将两岸的山色、云影,连同竹的翠、天的蓝,都揽在自个儿的怀里。偶有一两只白鹭,贴着水面缓缓飞过,翅尖儿仿佛要蘸进那片绿里,姿态闲逸得让人心醉。竹山县楼台乡便偎在这样一条河的臂弯里。东有堵河,南有北星河,境内更有钦峪、挡鱼、对峙几条水脉,真正是被水环抱着,滋养着。“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名字起得实在妙。想来那月光,定是先怯生生地洒在粼粼水面上,碎成千万片银鳞,再借着水光的映照,柔柔地、满满地,一直漫到那虚无缥缈的“台”上去。

然而,那实实在在的“台”又在何处呢?

我向乡里一位老人问起此事。他眯着眼,想了一会儿,神情仿佛在打捞沉于记忆深潭里的旧物。半晌,他才慢悠悠道来。1958年前,此处唤作“龙台”。据说钦峪河中游有座深潭,潭心立着一座天然石台,高四丈、宽两丈,顶上平展如二十米见方,仿佛巨人精心垒就而成。台上曾有座飞檐翘角的龙王庙,镇着这一方风水,这石台便是“龙台”了。

我闭眼想象那遥远的、没有电灯搅扰的夜:月光漫过幽深潭水,悄无声息地漫上孤峭的石台,将小小的庙宇照得通明透亮,如同琼楼玉宇。后来名号几经变迁,从龙台乡到楼台公社,终成今日的楼台乡。“龙”字悄然隐去,换作更富人文气息的“楼”字,少了分原始神秘,多了分人间烟火的安稳亲切。

那水中的石台与庙,如今是否还在?或早已湮没在涨落的泥沙与时间的洪流里,只留下空灵的名字,让后人凭空想象那“近水楼台”的景致。

但这片土地的“近水”,带来的不只是风月的清辉,更有血与火滚烫的洗礼。

我的脚步不由自主地踏向楼台乡挡鱼村。村口立着一块灰白色的石碑,碑上字迹已有些模糊,但它依然挺立。时光仿佛倒流至1931年初夏——那时风里没有今日竹叶的清香,而是混杂着硝烟与泥土焦灼的气息。贺龙率领的红三军在邻近房县掀起革命热浪,隔着悠悠堵河,执拗地一波波涌来,在这片土地上烙下红色的印记。

我站在河岸上,望着那依旧不急不缓奔流的绿水,眼前仿佛浮现出另一番景象——国民党团防凭天险沿河设卡,奉命“防共”的团防队长范文华竟在这“近水”的塔坪渡口,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抉择——心中的天平倒向了光明。这原本严防红军的渡口反成了接应红军最稳妥的秘密通道;这“近水”的险要,竟成了革命最便利的“楼台”。

我仿佛看见,那个夜晚,月光或许如这般清朗,范文华借着给妻子庆生的由头,摆下八九桌酒席。待宾客散尽时,里屋那盏昏黄的油灯被拨得更亮了些。灯影下,七八个压着嗓音交谈的身影,神情却异常坚定——挡鱼苏维埃政府,便在这看似寻常的夜里,在敌人眼皮底下秘密诞生了。

这是何等的胆识与智慧!他们借修筑防御工事的名义,暗中壮大赤卫队实力;在河边修起十几座烽火台,调集二十多只木船,只等对岸红军到来时,便举火为号、舟楫齐发。那该是怎样惊心动魄的默契!这“近水”的便利,被他们用到了极致,化作刺向敌人胸膛的一柄利刃。

最动人的,当数那“四百多万文铜钱、三百多块银元”的故事。这是塔坪、喻家坡、马岭和挡鱼河一带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从自己干瘪得几乎掏不出一个子儿的口袋里,一个铜板一个铜板抠出来的血汗钱,汇聚成重逾千斤的心意,托付给赤胆之人冒着生命危险送过河去。

贺龙军长回赠的那把寒光闪闪的柳叶刀,正是对这“近水”情义最郑重的答谢。我仿佛看见,在金家沟的会议上,赤卫队代表余大红从贺龙手中接过佩刀时,脸上视死如归的神情。这把刀,后来成为余家四代人拼着性命也要守护的信念。

在乡人陪同下,我来到竹园大院——这里曾是挡鱼苏维埃秘密总部。恍惚间,我听见院中响起坚定急促的脚步声,看见摇曳油灯下为革命操劳的热切面容。那些昔日的热血与呐喊,似乎都凝固在这沉默的土石里,只待有心人来轻轻唤醒。

归途中暮色四合,远近村落亮起星星点点的暖黄灯火。这光不似星光清冷,而是人间烟火的温暖平实。我忽然明白:今日安宁诗意的“近水楼台”,原是从那血火壮烈的“近水楼台”中一寸寸挣扎生长出来的。那月光,曾照过龙王庙的飞檐,也照过赤卫队员手中的梭镖与那柄柳叶刀——水仍是那汪静流的水,台却非那座实存的台,或没于水底,或圮于尘烟。

但那种因“近水”而生的机敏果敢、舍身情义,早已化作春风秋雨,滋养着这一方的人与魂。近水楼台,先得的又何止是月?更是一脉照亮人心、永不褪色的赤诚。

(责任编辑:胡哲)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