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豪 王先钧 报道:“以前来办事要在几个不同窗口来回跑,没想到现在一个窗口就办好了。”9月17日,前来房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营业执照的丁女士体验了综合受理窗口工作人员提供的便利化服务,对此连连称赞。
今年以来,房县以数字化赋能为牵引,紧扣“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要求,围绕“一门一窗一次”目标,启动政务服务中心升级改造,通过从硬件、软件、人文“三驾并驱”,打造集便民、高效、廉洁、规范于一体的智慧政务服务中心。
神秘的“静音键”
“之前来办业务,得隔着柜台大声喊,人多的时候感觉乱糟糟的,现在坐着聊,省心又省力。”办事群众黄魏的亲身体验,来自大厅全方位安装的多孔吸音板和特殊回声消散造型。
房县政务服务中心于2019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4500平方米,广阔的空间给群众带来视觉舒适,但声音嘈杂有回声却成了多年来办事人员反映最多的问题。今年,房县先后从襄阳、荆门等地吸收先进经验,科学布局政务服务中心各服务专区,致力改善服务环境,通过在建筑物主体部位加装多孔吸音板,视觉区设置特殊造型等方式,减少音浪和回声,此外还设置洽谈区、母婴室、调解室、业务受理区、业务审批区、24小时自助服务区、便民助残区等,在群众办事的同时也能兼顾安全与隐私,处处为办事群众提供便利。
技术的“更迭换”
“原本需要现场提交的材料,现在通过视频远程就能完成人脸识别,省去了来回跑的麻烦。”近日,个体工商户张先生在企业服务区通过“视频帮代办”服务,线下半小时就全部办好了经营许可变更业务。
升级后的房县政务服务中心不仅面貌焕然一新,更有强大的“数智”内核支撑。网络更安全,对政务服务中心机房网络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部署高性能安全硬件设备和防护设备筑牢网络安全边界。办事更便捷,大厅采用新型取叫号平台,通过采用手工输入和智能获取双重识别方式,系统实现秒级分流,同时利用智能语音系统和高清智能显示屏可精准指引申请人至相应办理窗口。服务更贴心,大厅门口设有轮椅坡道、进出口设置双向导服台并配置导引人员4人,负责提供咨询、引导、取号等服务,日均接待群众500余人次。设施更齐全,自助复印打印设备、智能充电设备、AED除颤仪、轮椅、医药箱、雨伞、饮水机、老花镜、放大镜、血压血氧计、身高体重仪等便民服务设备应有尽有;在门口自助服务区共放置6台电脑由3名工作人员提供专职帮办代办服务,2名红马甲志愿者轮班值守对高龄、残障等特殊群体提供“一对一”服务。
服务的“软实力”
“你们的服务真是太贴心了!为你们点赞!”9月16日,顺利完成业务办理的张女士对引导台工作人员悉心照看其哭闹的小孩,缓解办事两难的窘迫后连连道谢。
“数智为民”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更是政务服务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理念转变。今年6月份,房县全面启动综窗改革,聘用20名形象素质佳、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人员提供“咨询引导、综合受理、统一出件”服务。8月18日“1+4”综窗模式正式落地,房县政务服务中心迅速接过综窗改革的接力棒,前后制定《综合窗口外包服务考核办法》及其细则等规章制度,细化工作人员手册和多项服务规范,同时鼓励各窗口单位对流程优化、材料精简、服务质效等提出建设性意见,一切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准。此外,中心布局全面重新调整,“综合受理区”设置在大厅显著区域,中心服务窗口数量由108个压减至58个,人社、医保、行政审批、残联等17个部门的1314项事项均纳入综窗受理,整体受理效率平均提升30%,群众等待时间平均压减45%。截至目前,综窗累计办件4720件,收获办事群众感谢信31封,服务赢得企业和群众一致好评。
房县将持续关注群众需求,通过政务服务数据的采集、汇聚和交换,不断完善中心软硬件设施,优化政务服务办事流程,以高水平的服务、更优质的环境,全力擦亮“房心办”的金字招牌,推动房县政务服务水平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