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一条大河波浪宽 ——房县大河生态治理与文旅融合发展观察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吴洪莫 仕龙 报道:房县大河是马栏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神农架北麓,由南向北流经房县野人谷镇、红塔镇、城关镇,在县城北门河大桥处汇入南河。河道全长47公里,流域面积229平方公里。流域内拥有奇山幽谷、天坑溶洞、激流飞瀑等景观资源,造就了野人洞、野人谷、神农峡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3年,房县大河荣获全省“幸福河湖”称号。

盛夏雨后初霁,漫步房县城关镇大河河畔,远山如黛,薄雾轻拂。古色古香的关雎大桥横跨两岸,河面碧波荡漾、白鹭翔集;岸边绿树成荫、花草芬芳。潺潺流水与啾啾鸟鸣交织如歌,吟唱着自然与人文相融的生态诗篇。

如画的风光,是房县坚持流域统筹治理,推进大河“幸福河湖”建设取得的成果。

房县城关镇大河流域湿地公园高标准建设亲水观景平台、休闲广场、健身步道等设施。

“三防”结合密织河湖管护网

“嗡嗡嗡……”7月20日,在房县大河野人谷镇西坪村段,伴随着轻微的马达声,一架无人机在工作人员的熟练操控下腾空而起,对河面漂浮物、水体颜色等进行多角度实时巡查。这一幕,是房县推动河湖长制提档升级,构建“制防、人防、技防”三防结合体系,全面提升大河治理与管护能力的缩影。

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房县在大河沿线建立起县、乡、村三级河长责任体系,15名河长分级履责,累计巡河督导4800余次,解决河湖问题1400余个,实现管护全域覆盖。推行“河湖长+检察长”联动机制,强化行政监管与法律监督有效衔接,办理涉水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8件。创新构建“民间河长+企业河长+环保志愿者+河小青”巡河护河机制,广泛凝聚沿线文旅、农旅企业、个体工商户及环保志愿者力量。

立足“生态文化旅游”功能定位,房县高标准完成大河生态红线划定与划界权属登记,建立健全流域断面水质监测和预警机制,在敏感、重点水域安装监控设备设施42台(套)。此外,该县在全市率先引入“AI河长”,利用无人机自动智能巡河系统,以科技赋能提升河湖管护智慧化水平。

“三防一体”体系为大河流域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2018年至今,房县累计排查整治河库“四乱”问题点26处,拆除违章建筑3000余平方米,清理乱堆渣土12000余立方米,取缔非法排污口6处,拆除水库网箱140只,水库投肥养鱼行为全面杜绝,河湖生态秩序实现根本性好转。

系统治理重塑生态高颜值

从西坪村来到房县城关镇炳公村,只见河道内精心栽植的水杉、荷花、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郁郁葱葱,呈现出一幅莲叶接天、荷花映日、苇波荡漾的湿地美景。这些天然的“生态滤芯”,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持续净化水质,改善着水生态环境。这正是房县统筹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推进流域生态环境修复的创新实践。

水污染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投入1000余万元实施城镇污水综合治理PPP项目,新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14处,实施“厕所革命”253处,升级改造粪污池185处,延伸污水管网10公里,城乡污水收集处理瓶颈有效破解。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引导流域沿线土地化肥减量增效,取缔、整治畜禽养殖场28处。

中小流域治理同步发力。在大河流域持续推进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工程,实施全域禁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平方公里。投入1000余万元实施潭家湾水源地治理与修复工程,构建一级保护区防护网3.5千米,新建人工湿地3.5万平方米,提升湿地生态景观及综合效益。实施大河流域治理工程,修建生态河堤25.5公里,因地制宜建设堆石坝、曲线坝、蘑菇坝、跌水坝等10级景观生态拦河坝,新增22.5万平方公里蓄水面积,有效改善县城水环境。

涉水工程安全监管筑牢屏障。深入实施“十四五”小型水库水雨情测报及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项目,完成大河流域内3座中小型水库、37个蓄水山塘的维修养护及除险加固工程,主干堤岸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为有效拦蓄洪水、调节洪峰、保障工农业生产及城乡供水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旅融合描绘发展新图景

漫步于房县大河城关镇段的河流湿地“口袋公园”,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与五彩斑斓的景观树木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清晨或日暮时分,居民在公园游玩、健身,尽享生态福利。

房县以河为媒,着力培育特色湿地观光带。在大河城关镇段,打造休闲走廊7.5公里,修建亲水平台、景观亭30余处,提升城市品位。以月亮湖和野人寨为核心,成片栽种紫薇树、波斯菊,形成绿树掩映、层次分明的生态景观廊道。在挂榜岩至野人谷镇杜川村一线,依山傍水建设廊道、桥梁,开发度假酒店、茶社、休闲场馆、农家乐等近100家,改造“房陵名居”700余户,打造休闲避暑胜地。

深挖文化底蕴,房县倾力打造神农特色旅游业态。依托野人传说和历史文化资源,建成野人洞、野人谷、神农峡3个4A级旅游景区,成为引领全域旅游发展的龙头;以“房县黄酒”名片为支撑,打造三海黄酒小镇,展现出产旅融合的蓬勃生机。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房县大河流域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如今的大河流域,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民富,已成为该县幸福河湖建设的先行样板区、绿色生态旅游的典型示范区、乡村振兴与生态产业融合的发展引领区。



(责任编辑:邹怡)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