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蹇囡囡 王海燕 报道:晨曦初露,黄酒产业的干部职工与酿酒代表早已严阵以待,迎接即将到来的酿酒技能大赛。密布的考核项,正是对这场“匠心之战”最严苛的丈量。这是房县贯彻省委“干部素质提升年”部署的鲜活注脚,一部“产业兴、干部强”的协奏曲正在奏响。
提升专业素质,“门外汉”变成“策划师”
老手艺撞上新市场,老方子玩不转新消费焦虑的背后,是干部对黄酒产业守正创新的深度思考和系统策划。
深挖黄酒“文化根”,让老故事焕发新活力。当地干部查典籍、访乡贤,深度挖掘“文脉基因”。一壶老酒陪伴西周太师尹吉甫南征北伐、庆功壮行,进献周宣王被赐封为“封疆御酒”。《诗经》“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生动描绘了先民以美酒宴飨宾客的鲜活场景。唐中宗李显改良黄酒,微醺蛰伏终于东山再起。点点滴滴的历史记忆,为当代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史诗支撑与创意素材。
抓住消费“新风口”,让老黄酒走进新生活。当前,年轻消费势力在黄酒赛道强势崛起,干部借助算法洪流,正以“趋势嗅觉”重构市场版图。针对18—35岁群体,推出“气泡酒”系列,以6℃低醇、花果风味切入,兼具了非遗风味与年轻表达,推动低度微醺、零添加、轻养生的“健康酒饮”需求激增。联合高校研发无焦糖色工艺,激活黄酒天然抗氧化活性,黄酒获中国绿色食品认证。
打造百亿“酒产业”,让老手艺变成金饭碗。立足三千年酿造文脉与新消费浪潮的交汇点,精心编制《房县黄酒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 - 2027)》,以忠和酒业、庐陵王酒业等链主企业为塔尖,以土城黄酒民俗村、三海黄酒小镇、大木厂黄酒村3个小微产业园为塔身,以2000多家标准化酒坊为塔基,打造百亿级产业,推动黄酒产业向高端化、年轻化、集群化迈进,全力建设中国小曲黄酒之乡、世界美酒特色产区。
提升攻坚能力,“审批者”变成“服务员”
聚焦企业信心不足、产品品质不稳、冷链物流贵、保质期短等问题,干部以服务之“勺”,精准破解“痛点堵点”,将“企业呼声”变为“满意掌声”。
培育“时代工匠”强基。产业根基在人。开展“十大鲜活黄酒酿造工匠”评选活动,组织黄酒酿造非遗传承人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专家“结对”,实施“头雁领航、归雁回乡、群雁齐飞”工程,搭建传承与创新的桥梁。忠和酒业“全国酿酒行业技术能手”宋瑞滨感慨道,“地方事无巨细的考虑和服务,不仅能让我全身心投入研发,也让产品闯出了一片天!”。目前全县黄酒生产企业达到17家,民间酿酒户1万余户,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0亿元。
搭建“云端中枢”破局。建设“房县黄酒线上运营中心”,打通检测、市监、物流等信息壁垒,实现集中化宣传、严格化准入、标准化管理、规模化运营,成为房县黄酒香飘万里的“数字引擎”。如今“中央厨房”统一供种、培训、监管,作坊主通过平台下单优质酒曲、预约专家线上“问诊”,消费者扫码溯源;黄酒供应冷链专线开通,“8元寄全国”的普惠邮政策落地,物流成本骤降10%,网店订单雪片般飞来。
注入“前沿科技”赋能。针对“保质期短”的行业魔咒,链长带队引进碳化硅陶瓷膜过滤技术,忠和酒业率先试点,产品货架期从数月跃升至一年半以上。建立全链条质量安全溯源体系,“一把尺子”衡量18项关键指标,筑起品质“防火墙”。联合北京工商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攻克降糖技术,开拓康养黄酒新赛道。在庐陵王酒业灌装车间,老师傅谭学云抚摸着崭新的智能温控发酵罐感慨:“这‘铁疙瘩’懂酒性,控温比我这‘老把式’还稳!”。
提升市场本领,“管理员”变成“推介官”
酒香也怕巷子深,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新模式,线上线下共同发力,让“深巷美酒”飘向“四海内外”。
“走出去”开疆拓土。干部带着房县黄酒南征北战,从成都糖酒会到泸州酒博会,从武汉农博会到“京津冀”推介会,展位前,干部们既是讲解员,又是推销员,更是的“品酒师”。县领导在杭州电商大会上的主题推介,将《诗经》文化与黄酒底蕴娓娓道来,引发热烈反响。大阪世博会,签订1450万美元黄酒意向协议。每一次“走出去”,都是视野的开拓、信心的积累、订单的丰收。如今,“房县黄酒”品鉴中心已悄然落户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地。
“请进来”借势引流。精心策划“诗经黄酒文化月”,对接媒体、邀请文化名家、网红大V助阵,组织非遗展演、封坛大典、学术论坛活动,“沉浸式”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西安导游芥末、武当杰克等多位文旅达人正式加入,以更年轻、更具传播力的方式,讲好“房县黄酒”故事。实景拍摄国内首部黄酒题材电影《青山秀水间》,镜头对准黄酒产业发展拓荒者,让“液体黄金”的故事传遍四方。
“沉下来”织密网络。黄酒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掌舵人”崔路露,时常为高额的推广费用发愁,想尽办法决定试水短视频。镜头前,他时而模仿诗人侠客举杯邀月,时而化身变装调酒师上演“黄酒达人秀”。3月底拍摄的一条视频引爆网络,点击量超百万,直接让乡亲们的酒坛子变成“金罐子”。干部们潜入直播间抓取万条弹幕,以数据为罗盘,让生产精准对接消费者偏好。其他干部群众纷纷尝试,“酒乡小妹”等本土酿造者化身网红,一场直播带货峰值破百万。干部们跑市场、谈渠道,推动产品进驻武商、中百等知名商超,覆盖全省高速服务区,非遗“黄酒上餐桌”铺货80余家餐饮店,让产品“看得见、尝得到”。
房县黄酒的崛起,是湖北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在基层产业一线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干部们依托产业链“专业训练”,定向提能,助力黄酒产业破壁“出山出圈”,实现从区域性产品向全国性、世界性品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