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卜妍慧 报道:“拧开龙头就有水,清凌凌的井水甜到心里!”9月的大木厂镇五谷庙村,村民李大爷望着自家水龙头流淌的清水,笑意盈盈地说道。
五谷庙村地处浅山丘陵地带,水源条件先天薄弱。每到夏季高温干旱,村里的浅水井便陆续见底,浑浊的坑塘水成了村民的“救命水”。“以前天旱时,凌晨三四点就得去几里外的河沟挑水,排队两小时才能接上半桶水,洗衣做饭都得精打细算。” 提起昔日的缺水困境,村民们仍记忆犹新。“吃水难”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村民心头,更成了制约村庄发展的“拦路虎”。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大木厂镇党委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走访调研中,得知五谷庙村的用水困境后,当即把解决“吃水难”问题列为民生实事头等大事。镇党委书记带头召开专题推进会,抽调水利、农办等部门骨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邀请市、县水利专家深入村内勘察水源。顶着盛夏酷暑,工作专班与专家们踏遍全村12处山坳,用一周时间完成地质勘探、水源评估和点位选址,最终确定在地下水储量丰富的柳树垭开挖深水井。
“钻井队24小时轮班作业,镇干部全程盯守,村‘两委’班子帮着协调场地、运送物资。” 村党支部书记回忆道。经过8天的紧张施工,一口深达180米的水井成功出水,清澈的地下水喷涌而出时,围观村民自发响起掌声。紧接着,村“两委”又马不停蹄推进供水配套工程,铺设输水管网3.2公里,安装加压泵、蓄水池等设施,仅用10天就实现井水“从井口到灶头”的全流程供应。
如今走进五谷庙村,崭新的输水管网沿着村道延伸,家家户户的水龙头随时能流出清水。在村头的文化广场,几位老人正带着孩子清洗衣物;田间地头,村民们打开灌溉接口,清水顺着沟渠流进庄稼地。“以前浇地得等下雨,现在拧开阀门就能浇,今年玉米收成肯定差不了!”村民王大叔一边浇地一边说道。
一口深井,连接着党心民心;一汪清水,滋润着振兴之路。大木厂镇以精准务实的举措破解民生痛点,不仅让村民告别了缺水之苦,更用“民生活水”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看着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镇党委书记表示:“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接下来我们还要持续完善供水保障体系,让每一户村民都能用上‘放心水’‘幸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