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记者 刘晶晶 邹怡 通讯员 李英 报道:“教育不是孤独地跋涉,而是用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这是房县东城小学教师张梅艳坚守 27 年的教育信念。从深山课堂到城区校园,从英语讲台到心理咨询室,从校园教室到社区家庭,她以热爱扎根、用专业护航、凭爱心守望,被学生唤作 “知心妈妈”,被家长赞为 “育儿专家”,而她,始终做着照亮他人的那束 “微光”。
课间十分钟,是张梅艳最为忙碌且幸福的时刻之一。她被孩子们簇拥环绕,这种被需要的幸福感,不仅成了她二十多年教育路上的温暖支撑,更让她笃定:自己这束微光,定能为更多孩子照亮前行的方向。
而这束光,曾实实在在照进过一对姐妹的困境,将她们从辍学的边缘拉了回来。回忆起第一次家访饶氏姐妹的场景,张梅艳至今仍难掩心疼。
张梅艳说:“我去了她们家家访,看到家里,真的我很心疼这两个孩子。饶家大姐她正蹲在地上剁猪草,看到我来很紧张,连忙放下那个菜刀,站起来把头发弄一弄,张老师对不起,我今天没有去学校。看到她那一双手布满了打猪草被刺、藤子割伤的痕迹,并且手都已经被猪草的汁染成褐黄色了,指甲里边都是黑黑的。我拉过她的手,把她手上的猪草碎末给她抹去,真的我当时眼泪都忍不住地掉了下来。我就问她你还想上学吗?她说张老师,我当然想上学。我就说这个学费我来帮你想办法。她就拽起书包跟我一起回学校了。”
像饶氏姐妹这样得到张梅艳帮助的学生,早已数不清。
“当时我每个月的工资是235块5毛钱,有一学期下来,给孩子垫完学费,结果还欠学校600多元钱,全都给班上学生,为了不让他们辍学,给他们垫学费了,虽然那时候真的是穷得身无分文,但是心里很开心呐!”张梅艳这样说道。
张梅艳是房县东城小学教师李清的初中英语老师,她告诉记者,“至今依旧记得初中上英语课时的场景,从那时起,我便想成为一名像张老师一样优秀的教师。她不仅教会了我知识,更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爱与责任的种子。”
2010年,张梅艳调入房县东城小学。随着接触的学生增多,她发现不少孩子的问题并非出在学业上,而是源于心理困惑。于是,她主动承担起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工作,用绘画、沙盘等方式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张梅艳说:“有一次有个孩子来求助,我就让他做了沙盘游戏。他摆了一个被锁住的房子,后来才明白原来在他的家里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不是太和气,他在家里经常感到很恐惧和害怕。还有一个孩子摆的是拿了很多手机的模型。不管是孩子摆的锁住的房子,还是手机模型,这些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是孩子内心,他的心理情况的展示。”
为了更专业地帮助孩子,张梅艳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心理学知识,先后考取“绘画心理分析师”“沙盘游戏指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 证书,把课堂从学校延伸到了家长群体中。
家长郭金玲是3个孩子的妈妈,她告诉记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遇到过很多让我头疼的问题,我就向张老师求助,她邀请我上组织的家长课程,让我学到了很多优秀的育儿方法,我就知道该怎么去引导孩子了。”
六年来,张梅艳的足迹遍布房县 20 个乡镇、60 多个村(社区),累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 90 余场,惠及 5000 多个家庭。
她带领英语教研组精心打磨课程,在全县素养大赛中斩获一等奖;作为校办主任,她统筹协调学校各项事务,保障日常工作高效运转;作为 “银种子” 骨干教师,悉心指导年轻教师成长。
房县东城小学教师雷荷表示,我是去年来的新进教师,有很多不足还需要学习的地方,每次张老师非常热情,总能够给我进行一些指导。
学生李沐阳说:“我很喜欢张老师。她是我们的“知心妈妈”,每当我们不开心时,张老师会用各种方法把我们的烦恼都全部抛掉。”
27年耕耘,张梅艳先后荣获“2024 十堰市岗位学雷锋标兵”“十堰好人”“房县师德标兵”“房县巾帼标兵”“房县阳光教师”等荣誉。
“教育不是孤独地跋涉,而是用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用一束光点亮无数束光。我很庆幸,我能成为那一束光,并且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点亮光亮的行列中来。”张梅艳动情地说道。
一审:邹怡
二审:程艳
三审:龚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