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张光成 高田汉报道:“以前完全不懂线上融资,多亏了联络站代表手把手教。现在通过平台申请,贷款很快就有回音了!”门古寺镇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负责人满意地说道。该镇人大以26个人大代表联络站为核心,推动十堰市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落地见效,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力。
听诉求摸实情,联络站成为“融资问诊点”。通过“固定接待+预约走访”相结合,代表们邀请企业走进联络站,也主动深入一线,倾听小微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的需求。他们梳理出“平台认知低、操作不熟、信息不对称”等共性问题,建立融资需求台账,并明确将推广金融平台作为破解的关键。
教操作解难题,联络站变身“金融服务窗”。代表联合金融机构开设“平台操作小课堂”,开展培训12场,覆盖80余人;对操作困难的企业主,组织“上门服务小队”现场指导;通过微信群实时推送指南、政策及案例,并在线答疑,已推送60余条内容,回应咨询40多次。
抓进度保实效,联络站作为“对接枢纽站”。建立“需求——对接——跟踪——反馈”全流程机制,对申请企业登记信息、明确专人跟踪;每月开展回访,了解贷款到账及使用情况,协助6家企业解决审批堵点,真正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全镇已有38家市场主体通过平台提交融资需求并成功获得贷款,覆盖农业、制造、服务等行业。下一步,门古寺镇人大将继续深化“代表+平台+企业”服务模式,增设“金融政策咨询日”,引入更多金融机构,让联络站成为企业信赖的“金融港湾”,为镇域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