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洁 蔡源 报道:近年来,我县经济活力持续增强,新兴产业不断集聚,越来越多外来人才选择于此兴业安家。随之而来的企业职工随迁子女“入学难”问题,不仅关乎民生冷暖,更直接影响县域营商环境的吸引力与温度。县教育局积极回应企业关切,将保障随迁子女入学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系统性推进政策落地,取得了扎实成效。
2025年秋季学期,我县共迎来275名企业随迁子女顺利入读公办学校,他们来自19家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包括纺织工人、工程师、管理者等多个群体。这些孩子背后,是一个个得以安心奋斗的家庭,也是我县不断增强的人才凝聚力的真实写照。
为真正实现“入学无忧”,县教育局从机制入手,打出一套精准服务“组合拳”:摸底在前,规划先行。早在招生启动前,县教育局便深入重点企业开展入学需求调研,建立子女入学需求台账,实现“一企一清、一人一档”,为学位统筹提供了科学依据。
政策清晰,流程精简。县教育局编制“企业职工随迁子女入学服务指南”,明确条件、材料和办理流程,推行“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站服务”,大幅压缩办理时间,减轻家长奔波之苦。
协同联动,精准服务。通过“教育-企业”直通机制,指定专人对接企业人事部门,提供政策咨询、材料预审等“保姆式”服务,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子女都能顺利安置。
资源整合,平等接纳。严格执行“相对就近、免试入学”政策,所有随迁子女全部纳入公办学校接收范围,享受与本地学生同等的教育资源和课后服务,真正实现“同城同待遇、同校同发展”。
浙江乐清籍企业家赵津萍的孩子今年成为政策受益者之一。他表示:“之前还担心孩子上学问题,没想到县教育局主动对接、全程协助,材料交一次就办妥了。这样的服务令人暖心,我们在房县创业更有信心了。”
县教育局通过破解企业职工子女“入学难”问题,不仅解决了人才扎根的实际顾虑,更传递出我县尊重企业、关爱人才、致力高质量发展的明确信号。下一步,县教育局将持续优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展服务对象、深化服务内容,努力让每一个在房县奋斗的家庭都能“轻装上阵”,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坚实的教育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