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邵耀宇 报道:眼下,正是烤烟收获的“黄金时节”。走进房县青峰镇西山村,镇政府与镇烟站指导建成的烤房群里烟雾缭绕,烟田间的村民们忙着采摘、编杆,一片片青翠的烟叶在智能烤房的精准温控下“蜕变”为金叶。这是青峰镇“山地特色产业兴村”的生动场景,空气中不仅有丰收的甜香,更飘着村民红火日子的盼头。
“我们西山地儿不大,但心气儿高!今年种了150亩烟叶,算上镇里的补贴和指导,今年收成好多了!”烟农杨术山擦了擦汗,满脸喜悦。据测算,这批烟叶预计产出优质烟叶110担,能为村集体带来80万元的经济收入。
小烟叶能成“黄金产业”,关键是“烤”热了共同富裕的炉火。今年,村里2户种植大户在镇农技员与驻村干部驻点帮扶下,通过土地流转、务工雇佣、技术帮带“三管齐下”,带动23户困难户实现家门口增收。村民不仅能拿到土地流转租金,在烟田务工每天还能挣100元,其中8户困难户更以土地入股,年底再分红,真正实现“一地生多金”。
“我从移栽跟着忙到采烤,快三个月了,算下来比去年打零工多挣8000元,还能照顾家里老人!”正在分拣烟叶的脱贫户高德信笑着说,手上的动作没停,他分拣的烟叶,正是用镇里规划安装的智能烤房烘烤的,“以前靠经验烤,人熬不住。现在温控仪稳定了,烟叶品相好多了,我们的工钱也稳定了。”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西山村立足山地实际,把烤烟这项“老产业”做出“新文章”。依托镇里的山地种植规划,选种抗病性强、收购价稳的烟种。靠智能烤房和农技指导提品质。用“大户带散户、入股加务工”模式扩收益。如今,这一片片金叶,不仅“烤”出了农户增收的实利,更“烤”出了西山村产业兴旺、民生改善的新图景,为青峰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山地样本”。
一审:宋娥
二审:程艳
三审:龚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