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黄婧雯 报道:为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深化生态文明教育,通过“课堂学知识+田间践行动”的方式,万峪河乡中心小学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小手拉大手,分类践文明”实践活动。
课堂学分类,环保理念入童心。活动前期,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垃圾分类教育。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互动问答和情景模拟,老师向学生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四类垃圾的区分标准及处理方式。低年级学生用彩笔绘制“垃圾回家”手抄报,高年级学生则分组设计“变废为宝”创意作品。
田间齐动手,美丽乡村共守护。4月1日上午,百余名师生走出校园,化身“环保小卫士”,在乡镇主干道、农田周边开展垃圾清扫行动。学生们拿着工具仔细清理散落在路边、沟渠中的塑料袋、饮料瓶、烟头等废弃物。四年级的汤梦雪和同伴发现美丽油菜花田里的白色垃圾,她们小心翼翼跨过田垄捡拾一片片垃圾守护阵阵花香。
文明传万家,家校社联动显成效。学生们还主动当起“宣传员”,向村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娃娃们懂得比我们还多,以后可不能乱丢秧苗薄膜了。”一位正在耕作的村民感慨道。活动结束后,学校还通过班级微信群发起“家庭分类打卡”行动,鼓励学生带动家长践行绿色生活。
该校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劳动实践与文明创建融合活动,让田间地头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生动课堂。从课堂到田间,从知识到行动,这场“接地气”的创文实践不仅让环保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更以“小手拉大手”的力量撬动乡村环境治理,文明新风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清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