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吴传香 报道:又是一年芳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4月1日下午,房县军店镇月明小学组织学生开展“巧手包青团 清明承传统”劳动实践活动。
活动现场,教师耐心示范青团制作技巧:“面团要揉捏成花苞状,再把馅儿轻轻放进去,像这样慢慢收口……”从艾草汁调配、糯米粉揉制到豆沙馅儿包裹,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感受着传统手艺的温度,黏滑的面团、鲜香的馅料在指尖翻转、填裹、捻合,专注的神情中透着成就感。不一会儿,形态各异的青团在大家的巧手下逐渐成形,有的圆润可爱,有的创意十足,教室里弥漫着清新的艾草香气。
蒸制过程中,教师李雪结合《随园食单》中的记载,为学生们讲解青团的文化内涵:“青团作为清明时令的传统小吃,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其翠绿如玉的外形和软糯香甜的口感,寄托着人们对先人的缅怀和对亲情的珍视。”孩子们围坐聆听,眼里闪烁着好奇与深思,阳光透过窗棂,温柔地洒在摆成“清明”字样的青团上,为这堂特殊的文化课增添了几分诗意。
随着蒸锅热气升腾,一枚枚浑圆饱满的青团新鲜出炉,校园里顿时艾香馥郁,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原来清明节不只是扫墓,还有很多有趣的习俗!”一位同学感慨道。
此次活动以“非遗传承实践”为载体,将清明习俗融入劳动教育。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既领悟了节气的内涵,又深化了对传统节日的理解。这场“舌尖上的非遗体验”,让传统文化可触、可品、可延续,在孩子心中悄然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