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杨莉咏 刘鹏 报道:为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打造优质育人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近日,房县第一中学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通过精神引领、环境浸润、制度保障“三维一体”的创新实践,打造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锻造德育“强磁场”。
精神坐标 凝练班级成长内核
漫步在高一教学楼的廊道,“瑾瑜班”“破晓班”“荆楚班”……一个个励志既个性十足的班牌,充满创意又兼具美感,令人眼前一亮。班牌上,一个个同学们自主设计的班徽,一句句语重心长的班主任寄语,一张张笑靥如花的班级“全家福”,无不蕴含着班级独特的精神DNA。后墙上的“光影长廊”定格着诵读节、运动会的精彩瞬间,成为最受同学们欢迎的“班级记忆博物馆”。每日晨会、时政学习增设“三分钟能量站”,同学们通过诵读《少年中国说》选段、分享励志人物故事,唤醒学习内驱力。“班级文化不仅是标语和装饰,更是价值观的传递。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文化成为滋养生命的养分。”该校老师李顺说道。
空间再造 打造学习生态圈
走进高三(8)班的教室,只见学生书架上的书籍井然有序,绿植与书香相映成趣,“奋斗者号”主题文化墙上的倒计时牌和“星辰大海”梦想卡相得益彰,“学科能量站”里张贴着数学“二级结论思维导图”、语文“高分作文模板库”等由学生整理的学科秘籍和学习笔记,“跨界书吧”里百余册图书按“人文涵养”“科学探索”“心理调适”分类,吸引着同学们课间碎片化阅读打卡,“动态荣誉墙”上,不仅有模考“单科状元”展示,更有“效率之星”“公益达人”等多元评价指标取代单一的成绩排名……在高考压力与素质培养的双重挑战下,该班以“五育融合”为核心理念,构建起“精神引领、环境赋能、自主成长”三位一体的班级文化体系,为紧张的高中生活注入人文温度与奋进力量。
制度创新 共治共享聚合力
班级将小组合作与制度共建深度融合,全员共同讨论制定《班级文明公约》《班级行为规范》《电子产品使用规范》,涵盖学习、纪律、卫生等各个方面,配套“阳光积分”奖惩机制,实行自主管理。推行“值周班长轮岗制”,设立“节能委员”“文创总监”等特色岗位,将空调温度控制、灯光管理细化为12个环保岗位,培养学生节能意识。针对同学们的心理压力,班级还设立心理委员,由心理委员与任课教师组成“解忧小组”,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困惑和情绪焦虑。家长代表张女士感慨:“孩子不仅学习进步了,更学会了责任和担当。”
德育处主任刘鹏表示,这种将文化建设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模式,为学校推进“三全育人”提供了生动范本。下一步,该校将继续深化文化建设内涵,让文化育人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强大磁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