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江艳 报道:“老师,我小姨今天有事,要很晚才能回家,我晚上又没地方去了……”面对无奈的孩子,陈老师关切地说:“孩子,莫怕,有陈老师,老师的家就是你的家,我们随时欢迎你。”这是3月31日下午放学路队上,陈静老师和罗雅煊的一段对话。
四(8)班的罗雅煊是陈静老师班上的一名留守儿童,为了生计其父母常年在广东深圳打工,是今年才从外地转入房县实验小学的,暂时寄住在小姨家。小姨因工作忙,时常会很晚回家,像这种放学后不能按时回家的现象在罗雅煊身上时有发生。每当这时,陈老师总会时常询问罗雅煊的生活情况,总是安慰罗雅煊:“只要小姨不在家,直接跟我说就行,不要想别的。”陈老师给她做好吃的,辅导作业,直到小姨来接走为止。
自学校实行“双减”后,老师们下班已经够晚了,像陈静老师这样的“班妈”在房县实验小学比比皆是。但每个老师心中都有一本留守学生的明细帐,家庭情况横流倒背,一本全书。这些常年在外打工的孩子父母给老师打电话,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老师的真心和爱心,实小的这些“班妈”老师比亲生父母还细心,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他们非常放心。
“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关爱,为每位学生拥有幸福人生奠基”一直以来都是房县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为实现这一目标,每年开学,学校都会组织各班建立特殊性格,特殊家庭,特异体质等“六类儿童”的学生档案,并将其情况反馈给每位科任老师,让每位老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特别关注到这些学生的同时,还统筹安排各班老师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访谈、家访、爱心爸爸、爱心妈妈等多种形式的帮扶。有的老师把买给自己孩子的新衣服拿给班上的孤儿,有的老师为了激励班上的留守儿童,把学生接到自己家里感受温暖,有的老师则利用课余时间找问题学生促膝谈心,倾其所能地帮助这些特殊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种种困难。
据统计,该校共有三百多名像罗雅煊这样的留守学生都被老师认领,他们生活学习将包保到底。今后,房县实验小学,将继续秉承以前这些好的做法,把关爱学生作为教育管理学生的重中之策,力求给每位留守儿童更加的关爱,使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