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党丽 李英 报道:房县东城小学是县委、县政府于 2008年投资兴建的一所全日制小学,占地64亩,建筑面积 17869 平方米,高标准运动场13700多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该校2010 年秋季正式招生,现有教学班54个,在校学生2928人,教职工170余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设备完善。曾先后获得“全国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全国家庭教育实验基地学校”、“湖北省绿色文明校园”、“湖北省平安校园”等140多项荣誉称号。
办学11年来 ,该校秉承“为人生的幸福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培育具有家国情怀,世界眼光,乐观向上,富有个性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落实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与学校课程相结合,开展社团活动和特色课程,每个年级都各有特色:六年级毕业礼,五年级研学旅行,四年级游泳课,三年级跆拳道,二年级武术课,一年级乒乓球。该校建有心灵驿站、书法室、图书室、沙盘室等。在2020年,房县的节水教育基地在该校建成。2021年暑假,该校又增建了创客教室和电子书法教室。近几年来,学校也一直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学生视野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
由于该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大多为进城务工子女或城郊居民的孩子,有很多家长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谋生,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或者寄养在亲戚家中,这些孩子就成了渴望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
而东城小学的教师们,是一群为留守儿童涂上爱的底色的人。该校的留守儿童工作本着“以爱育爱,尊重理解关爱每一个孩子”的原则,润泽每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呵护陪伴他们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为他们的人生幸福奠定基础。该校自2010年8月建校以来,在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上不断地尝试、探索、积淀、成长。怀着对奠定人生幸福的教育理想的向往,该校在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上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用爱心温暖心灵
该校现有留守儿童207名。从2013年开始学校顺应时代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成立了专门的留守儿童组织领导机构。从2017年春季开始,学校加大了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组织了教师义工和家长义工团队100余人,开展了“真情陪伴,呵护成长”陪护活动共70余场,与社会留守儿童服务站联手开展了户外实践活动10余场,开展留守儿童表彰及励志活动8场,每年为留守儿童家长开展专题讲座一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摸清底子,组建队伍。从近几年的学校工作中,我们发现出现问题多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活动的开展需要志愿者的无私付出,每学年初,学校对各年级留守儿童人数摸排清楚,对特异儿童建立档案,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陪护,疏导活动。2017年初,学校组建了一个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共80人,有老师,有家长,每学期分年级有计划的开展关爱陪护活动。
心理辅导成为常态。学校根据需要建设心理辅导室,成立心理辅导教研组。该校拥有15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他们被分派在各个年级,为各年级各类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沟通疏导、把脉问诊,为疏导各类心理异常的学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每学期以班为单位如实填写好留守、单亲、孤儿、问题学生个人档案上交“心灵驿站”,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深入开展提供基本的材料。每个咨询师在留守儿童中寻找一个帮扶对象,关注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以及心理动态,及时疏导。
心理咨询师除了要关注疏导留守儿童,还有一项职责就是定期召开心理健康讲座。每一学年按年级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讲座10余次,内容包括《青春期的秘密》《如何养成好习惯》《做自律的学生》等等。这些讲座用润人于无声的方式,引领学生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创造自我。
二、用陪伴呵护成长
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是亲情的陪伴,每学期该校都会制定留守儿童活动方案,按照各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孩子们的需求,规划和开展各类陪护活动。
校内活动各有特色。硕果累累的秋季,该校开展了东城小学“爱满中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在佳节团圆之时,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寒风凛冽的冬季,该校开展了东城小学“佳节共团圆,大爱心连心”迎新年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在2021年开展的留守儿童活动中,该校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带领孩子走进创客教室领略现代科技,指导学生在电子书法教室运笔泼墨,在音乐教室和美术室感受多才多艺的美好,在运动场体验运动的乐趣……通过这些活动,让留守儿童心有所依,情有所诉,心不留守。
学校开展的留守儿童活动内容涵盖创意绘画、手工制作、音乐课堂、心理辅导、户外游戏等等。春秋两季该校组织留守儿童外出踏青、烧烤……亲近美丽的大自然,捕捉春天的气息,感受来自于集体的温暖与关怀。活动中,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游戏:玩吊床、爬树、拔河等游戏,孩子们尽情的在大自然中玩耍,尽情地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花夏季,该校与园艺小学、军店镇黑獐沟存联合开展东城小学“心系留守,爱我家乡”研学旅行社会实践活动。
三、用课程浸润家长
为了让学生真正从心灵深处感悟幸福,2013年该校筹措20万元资金建成“心灵驿站”。学校充分利用驿站,对留守儿童进行疏导、陪护,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们才能尽量在家陪伴孩子,并且学习好的教育方法,并学以致用到自己孩子身上,孩子们的人生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为此,我们把幸福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
走进课堂转观念。该校为留守儿童的家长量身设计成长课程。在课程中让留守儿童的家长意识到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通过观念的改变,很多家长决定回乡创业、陪伴孩子成长,使孩子不再留守。目前该校专为留守儿童开设的家长课程已开展了8期,辐射2000多个家庭,参与听课家长近8000人次。
定期家访知实情。每学期该校都会对学生进行全员家访活动,留守儿童之家是老师们重点走访对象。通过对这些缺少父母关爱的特殊家庭的孩子的家访,我们了解到这些孩子居家生活情况,以及与爷爷奶奶及寄养家庭的相处情况。疫情期间,老师们走进这些孩子的家庭,与监护人交换意见,还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观察家庭中孩子学习的环境如何,感受家庭里的精神和文化气氛,从而有针对地指出监护人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将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理论传授给监护人,通过指导家庭教育,有效巩固和强化了学校教育的效果。
亲情连线诉思念。在每期的留守儿童活动中,我们都会让留守儿童和家长在视频电话里交流谈心,分享近期生活情况,促进了亲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让留守儿童与父母“云团圆”,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快乐。
育人如农事,日夜耕耘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从未懈怠,不能懈怠。东城人一直用拙朴之力,淳朴之爱行走在关爱留守儿童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