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数智赋能交通变革 房县“数公基”重塑城乡公交新生态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许均 卢城煜 王梓祥 报道:在房县城区的街头,市民王女士通过手机上的“掌上公交”小程序,实时查看1路公交的到站信息,仅等了5分钟便顺利乘车。这一场景,正是房县依托“数公基”平台推动公交线路智能化升级的生动缩影。今年,房县加大“数公基”平台应用推广深度、广度,通过三维实景建模、多源数据融合与动态调度优化,彻底改变了传统公交“盲人摸象”式的规划模式,让县域公共交通迈入“数智时代”。

破局:从“经验规划”到“数字画像”

房县地处鄂西北山区,中心城区面积40平方公里,覆盖28个村(社区)及近200家重点工业企业。随着城镇化加速,原有公交线路暴露出重复率高、冷热不均等问题。中心城区公交1号线(温泉度假村-西城工业园)、2号线(高枧-三海)等热门路段高峰期满载率高,而6号线(高客站东-高客站西)等冷门线路空驶率较高,群众候车时间普遍超过十几分钟。

“过去规划线路全靠经验,常出现‘公交空跑、群众等车’的尴尬。”房县城乡公交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坦言。转机始于2024年3月,房县数据局启动“数公基”建设,建成了覆盖中心城区及5大工业园区的CIM平台,集成地形地貌、行政区划、城市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白模等6大类80小类数据5.9万条,并对12.81万条标准地址、13.29万条实有房屋精准编码上图。通过三维实景建模,公交规划首次实现“路网-建筑-人口”可视化呈现,为线路优化提供精准“数字画像”。

重构:数据驱动下的公交“新陈代谢”

“数公基”的核心价值在于将静态数据转化为动态生产力。通过整合IC卡刷卡、车载GPS等数据,构建OD分布热力图,精准识别“居住区—学校—工业园”等高频出行走廊。通过分析发现,县政府周边早高峰通勤需求缺口大,而原3路公交(县政府-东城工业园)仅配置6台车辆,运力缺口明显。房县城乡公交服务有限公司对原有6条城区线路进行调整。在县政府—东城工业园等通勤走廊,将发车间隔从15分钟压缩至10分钟,高峰期增开2条快线;利用冷门线路释放的运力,新增城关--军店镇白鹤湾风景区的定制公交,惠及沿线居民。

“现在坐公交就像坐地铁,到站时间误差不超过3分钟!”在诗经广场站候车的李先生感叹。公交线路优化后,公交准点率显著提升,空车率明显减低。

跃升:从“出行工具”到“城市大脑”

“数公基”的深层价值在于构建城市交通治理新范式。通过AI算法预测拥堵,平台可自动生成绕行方案,突发情况下调度响应时间缩短至5分钟。2025年1月,房县遭遇雨雪、寒潮天气,系统提前预判西城工业园路段拥堵,紧急调整专车绕行,保障园区工人通勤。

更值得关注的是数据要素的裂变效应。房县将公交数据与住房供应链、物流平台对接,开发出“公交+社区商业”新模式。在客流量大的站点周边布局智能快递柜、社区食堂,带动沿线商铺租金上涨。

下一步,房县数据局将以“数字底座+场景应用”双轮为驱动,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可复制推广的‘样板间’,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责任编辑:王怡天)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