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房县军店镇中村:130 亩紫薯丰收忙 订单农业结出 “致富果”

房县新闻网讯 记者 宋娥 通讯员 谢鸽 报道: 深秋的鄂西北山区,寒意已悄然浸染草木,但房县军店镇中村的田间地头,却涌动着滚烫的丰收热潮。近日,该村 130 亩紫薯进入集中采收期,垄垄田地上,村民们弯腰挥锄、分拣装袋、搬运上车,动作娴熟利落。饱满圆润的紫薯从泥土中被唤醒,深紫发亮的薯块铺满田垄,与农户脸上洋溢的笑容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喜人的深秋丰收图景。

“今年咱心里特别踏实!年初就和山东的企业签了订单,种出来的紫薯他们全部收购,不用愁销路。” 基地负责人、产业大户王大哥直起身抹了把额头的汗珠,笑容里满是底气。他脚下的这片紫薯基地,经过科学管护,预计亩产可达 5000 斤左右。这份沉甸甸的收获,不仅源于农户的辛勤耕耘,更得益于订单农业带来的稳定预期,让种植户吃下了 “定心丸”。

据悉,这批品质优良的紫薯早已被山东一家生物科技公司 “提前锁定”,将作为提取天然色素的优质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生产中。曾经不起眼的 “土疙瘩”,在订单农业的精准对接下,摇身一变成为身价倍增的 “金疙瘩”。这种 “企业按需下单、农户按单种植” 的模式,有效规避了农产品滞销的市场风险,让种植方向更明确、收益更有保障,极大激发了村民的种植积极性。

产业落地生根,就业增收见效。这片蓬勃发展的 “紫色产业”,已然成为拉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的 “强力引擎”。在紫薯采收季,基地日均用工量超过 50 人,为周边村庄的留守妇女、老年人等提供了大量家门口的务工岗位。“在家门口干活,一天能赚一百来块,既能照顾家里,又能增加收入,太方便了!” 正在田间分拣紫薯的程大姐手上动作不停,话语里满是满足。像她一样,许多村民通过参与紫薯种植、采收等环节,实现了 “顾家、务工、增收” 三不误。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军店镇中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引进种植大户、搭建产销桥梁,推动特色种植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成功探索出 “企业 + 基地 + 农户” 的产业化发展之路。这小小的紫薯,不仅为深秋的山野增添了一抹亮色,更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一审:宋娥

二审:程艳

三审:龚成龙

(责任编辑:宋钱)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