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深耕扶贫路 ——记房县农业农村局驻窑淮镇西沟村第一书记余建福

 图为余建福(中)指导发展茶叶产业。

特约记者杜达巍通讯员王峻皓

“余书记来到我们村后,村里的路变宽了,出行方便多了。”“村里新建了扶贫小区,让我们住上了干净敞亮的房子。”“建起了茶叶基地,咱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6月10日,走在房县窑淮镇西沟村干净的水泥路上,谈起房县农业农村局驻西沟村第一书记余建福,村民们赞不绝口。

西沟村位于房县西部,全村286户976人,贫困户165户366人,贫困发生率达38%。2015年,房县农业农村局“四双”帮扶工作队进驻西沟村,余建福任驻村“第一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工作队访农户、讲政策、化矛盾、搞建设、兴产业,使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全县脱贫出列示范村。

访出一片真情

驻村伊始,余建福用一个月时间走访全村贫困户,他访农户、拉家常、问收入、看住房,暖心的话语让贫困群众深受感动。一个月他没有回家,但访出了一片真情。

余建福视贫困户为亲人,把贫困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亲人般的关怀让贫困户倍感温暖、深受鼓舞。贫困户邓菊英患严重的心脏病和高血压,为把她纳入门诊慢病救助,余建福连续三次到镇卫生院为其办证;贫困户赵明新因患病意志消沉,余建福经常上门与其谈心,帮他办理慢病救助,指导他种植辣椒,让他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余建福的真情帮扶下,全村326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

建出一片天地

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变农村面貌最有效的途径。无论是茶叶加工厂建设,还是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建设;无论是水电路桥建设,还是文化广场建设,余建福都尽其所能贡献力量。

西沟村中心文化广场是村民办事、休闲的公共场所,余建福协助制定建设规划,帮助筹集建设资金,督促工程建设进度,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了一个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茶叶加工厂、村卫生室为一体的中心文化广场。

在余建福的指导和帮扶下,西沟村建设贫困户安居小区3个,安置贫困 户 133户299人;扩宽通村公路4公里,硬化户院路5公里;建成拦水坝6座、便民桥5座、卫生室150平方米、文化广场2000平方米,接通了有线电视和有线网络。

兴起一个产业

发展产业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余建福通过反复调研,结合西沟村实际,提出“一主两辅三形”的产业发展增收模式,“一主”即把茶叶作为西沟村的主导产业,“两辅”即大力发展养殖业和毛竹产业,“三形”即逐步形成“年轻人外出打工,妇女进园采茶,老人发展毛竹”的增收形式,真正实现“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做”。

茶叶是西沟村的主导产业,过去重建轻管,也无龙头企业带动,效益低下,群众发展意愿不高。为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余建福既当参谋员、技术员,又当信息员、服务员。没有资金,他找财政跑银行,落实贴息贷款50万元;没有种苗,他找到县茶叶办,争取无偿扶持优质茶种1.5万公斤;没有技术,他聘请茶叶专家,田间地头授课,免费发放技术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谋划和推动下,西沟村发展标准化茶叶基地600亩,改造老茶园400亩,培育茶叶专业合作社2家,引进省级茶叶龙头企业1家。如今,村民三季可以采茶挣钱,四季都可以到茶园做工挣钱,茶叶真正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调出一片和气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少数群众“争当”贫困户,导致一些矛盾产生。驻村以来,余建福把办公点变成群众“信访办”,房前屋后、田边地头都是他的“谈心室”。哪里有诉求,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讲政策、谈得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村民李某家住楼房,有劳动力,家庭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也无大病等特殊情况,没有被评为贫困户,李某对此颇有怨言。余建福多次到李某家讲政策、摆道理,最终李某心结打开,不再“争当”贫困户。

驻村以来,余建福接待群众600余人次,收集整理问题560余个,解决群众诉求200余件,获得了广大村民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为西沟村发展脱贫产业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



 


(责任编辑:林敏)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