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姐夫进城过大年

湖北日报讯

记者邓洪涛

春节回家后才知道,大姐、大姐夫春节前去了成都,在女儿、女婿家过大年。这是姐姐、姐夫30多年来,第一次离开农村,走出房县大山区,到大城市过大年。

对于姐夫这个家庭来讲,这可是“历史性大事件”——

旧屋新事

姐夫今年61岁,一直在房县军店镇开拖拉机,大姐则拾弄几亩薄地,收成供口粮之需。

大年初二,姐夫电话从成都打来,旧事重提——拆旧房,盖新楼。

姐夫的难处是,他的儿子、我的外甥并不主张在农村花一大笔钱,盖四五层楼闲置。他更希望,通过努力,在城里站稳脚跟后,在城里哪怕买个两居室。

外甥不满30岁,在外打工多年。他认为,在农村集镇上,开发商盖的房子成片闲置,与其自己盖,不如掏点钱购一套来得直接。

其实,姐夫的房屋在农村并不落伍,房龄也不算长,是那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稍加粉刷,仍算新房。

姐夫并不这样认为。他说,20多年前,刚盖房子时,房子在村里是一流的,但现在左邻右舍盖的都是四五层楼高的新房,别人的房子把我的房子“压”着在。

面子观念作祟,姐夫日思夜想盖新楼。

但在外甥看来,“家”和房子压根是两码事——

美发生意

外甥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干脆出门打工了。几年之后,与一名姑娘相爱,并很快完婚、生子。

外甥常年在城市里打工,留下年轻的媳妇、年幼的儿子和大姐、姐夫一起生活。外甥媳妇不甘心仅仅在家里带孩子,就在镇上租了一个门面,销售化妆品。同时为一些年轻的女孩子和年轻妇女洗头、染发和美容。

军店镇,房县的一个千年古镇,现常住人口不足10万人。数以万计的年轻人涌入城市,留在集镇和农村的,都是“一老一小”。人口外流,生意难做。美容店在亏损几万元之后,悄然关门。

外甥说,城镇最重要的得有产业支撑,能够为年轻人创造就业的机会。可他不想留在军店,把老一辈人的生活再过一遍。现在土地已经确权到户,他完全可以放心地走出去,在城市里哪怕是当清运工,成长的机会也比小镇大——

生子之争

大姐夫“不简单”。

他和大姐成家之后,一口气生了4个女儿。终于,第五胎生了我的外甥。要养活5个孩子,姐夫的压力可想而知。

外甥成家之后,倒是挺“争气”,第一胎就生了个大胖小子。姐夫乐坏了,干活的劲头更足了。嚷着要再盖新房,也是想为孙子留点家产,并不断地催着他的儿子趁年轻再生一个。

外甥又不“买账”。理由是,孩子将来上学、就业、成家成本太高,而他还没有在城市里站稳脚跟。

姐夫叹息说:“也不知是我老了,还是孩子没有长大。”

新的开始

就在姐夫和外甥的争吵中,姐夫接到了他二女婿的电话,接他们到成都过大年。

这是一个老式农民的进城故事,也“不简单”。

姐夫5个孩子中,二女儿露露自小学习成绩好,一直想通过高考来跳出农门,走出农村。

露露是自强的,也是幸运的。在武汉一所大学毕业后,又考上了成都一所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留在成都一所学校教书。业余时间创办了一个健身俱乐部。在成都买了房、买了车,结婚生子。

不久,外甥和外甥媳妇也到了成都。外甥在一家公司当驾驶员,外甥媳妇重操旧业,开了家化妆品店。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是一个新农民的进城之路。

姐夫说,过完春节他就要回来,在成都生活不习惯,还是要盖楼房。

也许,将来有一天,外甥和外甥媳妇仍会回到生他养他的故土,但那时,故土之上能否撑起我外甥的子孙们的就业空间?

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配套产业、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未来。

(责任编辑:林敏)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