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民警袁光明:从警三十年,收集物证4000余件

荆楚网讯 通讯员 许世鹏

袁光明,十堰市房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主任。从警30年来他一直战斗在刑侦一线,参与勘验刑事案件现场3000余起,提取各类刑事案件物证4000余件,利用技术直破案件400余起,特别是在重特大案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袁光明对案发现场提取的碎片痕迹对比分析 许世鹏 摄

血迹寻踪解开“失联”背后的杀人案

“里里外外,对一辆车进行勘查用了足足5个小时的时间。”时隔3年,袁光明仍清晰地记得当时进行现场勘查时的情形。

2013年10月,房县警方接到一起人员失踪请公安机关帮助寻找的警情。经过深入的调查工作,民警了解到失踪人员饶某于2011年初与同镇其他3人合伙出资开沙场,因沙场财务问题,合伙人与饶某之间产生了较深的矛盾。

然而更蹊跷的是,就在失踪当晚,饶某吃饭后还前往沙场,之后电话就关机失去联系,尽管家人找遍了他可能出现的所有地方,但均未打听到他的的下落。

民警在随后的调查中获悉,合伙人中,魏某与饶某矛盾最深,并且有作案时间。随后,警方依法对魏某传讯。

“没有目击者、没有尸源、没有现场,甚至并不能确定这就是一起凶杀案。”袁光明负责带领技术人员对魏某所有的一辆“东风”小型货车进行勘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只要遇见可疑部位都要非常仔细的斟酌,但尽管如此依然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线索,不少民警心都冷掉了,到底是该继续查下去,还是先撤离,大家感觉很渺茫。袁光明力排众议认为要再坚持,一丁点细节都不能错过。

“车辆被洗的很干净,可能有存在线索的地方已经被刻意掩盖,但是右后门下角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还是发现了有被水稀释过的血迹。”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现场勘查,袁光明在魏某的车内发现曾擦拭过的血迹,也就是这芝麻大一点的血迹坚定了民警之前的判断,通过连夜进行DNA比对,血迹与失踪人员饶某的DNA一致。

在取得这一重要证据后,魏某终于低头认罪,他原原本本的交代了整个杀人抛尸的全部过程。

袁光明与同事正在一处案件现场进行勘察和痕迹提取 许世鹏 摄

指尖探迷揪出横跨两省四县的“江洋大盗”

“一起接着一起,有时候刚刚出完这个现场,又接到一个报警电话赶紧出另外一个现场。”2015年4月份,房县城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发生30多起“白日闯”入室盗窃案件,一时间市民议论纷纷,人心惶惶,社会影响也大,袁光明回忆道。

“入室盗窃案件的侦破历来是案件侦破的难点,原因主要有一时间案件数量高发,警力有限,现场遗物人为破坏较多,事主与案犯没有因果关系,常识性物证在现场遗留的几率很小。”为了科学、及时、准确地提取证据,袁光明认为每一起入室盗窃案现场的物证都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并通过分析、比对,从中获取破案信息。

但由于该系列入室盗窃案件的作案人员具有较强的反侦察能力,戴上手套作案,袁光明初定的利用指纹破案的方法遇到困难。

“各个案件现场撬压痕迹角度不同,撬压痕迹只是极其细微,甚至有些是在受害人家里开着门的情况下,几乎没有提取价值。”为了使该系列案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袁光明调转枪头再次对该系列案件的现场勘查痕迹进行分析。

对于足迹研究,袁光明刚开始时将现场拍摄收集来的照片放在电脑上进行逐个翻看。由于每个案件的足迹提取数量、质量不一样,拍照、打光的角度、高度也存在区别,加上人的记忆力有限,前期的足迹研究工作未能取得成效。

“后来把每个案件的足迹逐案编排打印出来,逐个编号、标记特征、筛选。经过反复比对研究,发现同一类鞋印在现场中交叉出现。”袁光明据此分析推断,发生这一系列入室盗窃案件通过足迹研究可以串并,同时串并上十堰市郧西县城关镇十几起入室盗窃案。

“一个人可能会每天都换衣服,但不可能每天都穿不一样的鞋子,犯罪嫌疑人也是如此。”据袁光明介绍,通过足迹串并技术,一举抓获跨越两省四县,疯狂盗窃作案达3年之久的“江洋大盗”,成功破获了跨两省四县系列入室盗窃案120余起。

无声较量每个证据成为“铁板钉钉”

“我们没有冲锋陷阵那种惊心动魄,也没有案件破获后的掌声与鲜花,但我们有通过艰辛和努力换取真相,锁定犯罪嫌疑人,为受害者讨回公道的激动与喜悦。”袁光明说。他们并没有那么神通广大,真实的他们是用博学、坚韧、耐心和执着,为快速高效的破案和检方客观公正的诉讼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用事实去破译了一个个犯罪密码。

2015年以来袁光明参与勘验各类现场800余起,及时完成现场资料,为案件诉讼提供第一手证据,勘查资料及鉴定无一例出错。同时利用现场指纹、足迹、生物物证等直接破案60余起,带破各类案件200余起。由他所带领的团队,于2016年3月被公安部授予“全国示范”技术室荣誉称号,曾荣立集体三等功3次,个人三等功1次。

(责任编辑:林敏)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