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房县:《诗经》传千年

荆楚行记者周亚晖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在十堰房县,上至80岁的老人,下至3岁的孩童,《诗经》中的诗句都可随口背诵。

在《诗经》的主要采集者、编纂者尹吉甫的故里――十堰房县,《诗经》诵读已传承千年,并在不断发扬光大。

继承:吉甫故里扬诗魂

《诗经》是“五经・四书”之首,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堪称中华文化的元典。

周朝太师尹吉甫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被誉为“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他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编纂者,被后世尊称为“中华诗祖”。根据现存有关传说及文物遗迹,大体可以判断出:尹吉甫生于房县,食邑房县,葬于房县,房陵是他主要采风之地。尹吉甫与湖北房县的关系极为密切,今房县境内仍有尹吉甫的老屋(宅)、宗祠、庙、墓、后裔等。

房陵自古民歌盛行,清《房县志》载:“防诸(房陵)多山林,少原隰,厥民刀耕火种,厥性刚烈躁急。厥声近秦,厥歌好楚……”多少年来,房陵民歌一直世代相传。

周王室的采诗和献诗制度,使房陵民歌最早走进《诗经》,“关关睢鸠”等《诗经》民歌至今仍在房县民间口口相传,历经数千年不衰,已成为诗经文化的活化石。

传承:传唱千年的歌谣

“关关雎鸠往前走,在河之洲求配偶,窈窕淑女洗衣服,君子好逑往拢绣,姐儿见了低下头……”“一进门来往里走,歌师傅拉住我的手,要我唱歌哪里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家养女百家求,一家求了百家休。”“关关雎鸠(哎)一双鞋(哟),在河之洲送(哦)起来(咿哟),窈窕淑女(哟)难为你(耶),君子好逑大不该,(我)年年难为姐(哟)做鞋(咿哟)”……

在房县,仅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经名篇《关关雎鸠》,在经过改编、加工后,被房县民歌手们用十几种唱腔演绎得淋漓尽致。经统计,房县全县有5万人会唱民歌,7000多位歌手每人能唱100首以上民歌。而其中的《年年难为姐做鞋》、《打一个呱呱鸡》、《关雎》、《君子于役》等30多首民歌,内容都与《诗经》相关。

6月10日,记者在房县门古寺镇胡家街村见到近80岁的胡元炳。他是房县有名的民歌手。见记者到访,胡元炳随口就唱了起来,《关雎》《伐檀》《蓼莪》《野有死》等一首首原生态的《诗经》民歌,从他嘴里脱口而出。

胡元炳告诉记者,他从8岁开始就跟随爷爷胡祖敬学唱歌,耳濡目染,渐渐地对民歌有了深厚的兴趣。而他爷爷会唱民歌,是受太爷胡在德的影响。“这是我们老胡家的家风传承。”胡元炳说。

12岁时,胡元炳就将爷爷收藏的36本民歌全部学会。随后他又先后跟随10多位民间民歌师傅学习,乐此不疲。他会唱50多个调子、千余首民歌,其中30余首是《诗经》民歌。“师傅教唱没有歌本,我就将歌词记在本子上,由于文化水平不高,记起来特别费劲。”学会并记下一首歌,往往要两三天时间。无论是务农、当民办教师还是当村干部,胡元炳收集民歌从未间断。

近70年来,胡元炳收集而成的手抄本,累计60余万字。在房县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这些手抄本已编辑出版《望佛山民歌集》《房陵歇后语》《望佛山传说》等书。胡元炳本人也成为第三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房陵长歌》的传承人。

在房县,男女老少几乎都能唱几句民歌,以歌为乐,以歌传情,以歌育人,原生态民歌成为山民生活的一部分。30余首源自《诗经》的民歌,反映婚恋、劳作、礼尚往来、离别、伤逝等,内涵极其丰富,贯穿一个人生老病死的一生。千年来,房县人用它们唱出了自己的生活,唱出了他们的喜怒哀乐。

“桃之夭夭满枝杈,灼灼其华一枝花。之子于归来出嫁,宜其室家迎嫁娶,欢欢喜喜成了家。”婚丧嫁娶时,房县的山民这样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去世时,房县的山民这样唱出心中的哀愁。

“东方发白兮,上山冈兮。坎坎伐檀兮,日暮而归。”劳作时,房县人这样唱道。

2000多年的传唱,《诗经》已融入房县人的血液中。近年来,房县县委、县政府一系列诗经民歌文化保护措施相继出炉。全县已有53个民歌示范村,建起了25个民歌堂。

发扬:多种形式传诗经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它山之石,可以为错。”2010年8月6日,在房县诗经文化节开幕式上,12000余名学生齐颂了《国风・周南・关雎》、《诗经・小雅・鹤鸣》、《诗经・周颂・丰年》,创造了“万人诵诗经”吉尼斯纪录。

近年来,房县县委、县政府大力发扬《诗经》文化,从最初的房县山民唱《诗经》,如今已演变成为全县人民学习《诗经》、诵读《诗经》,并将一台台优秀的《诗经》歌舞、电影搬上大荧幕。

走进房县尹吉甫学校大门,两个大字映入眼帘――采用隶书书写的“诗经”,《诗经》中的名句制成石碑和文化标语在校园随处可见,让人们随处能感受到迎面扑来的文化气息。

为弘扬诗经文化,学校还专门安排了诗经文化课程,每天由教师引领学生诵读《诗经》;学生建立诗经诵读卡,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随时进行诵读;每学年学校都组织开展《诗经》知识竞赛、《诗经》诵读比赛、《诗经》文化文娱演出等活动;校园还开设了《诗经》诵读专栏,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吟诵诗文,打造书香校园。

2012年,由邓发鼎、吴高星、吴高月、朱齐全、康桂春、陈远翠等房县民歌王带领40位民歌手表演的诗经民歌《山风》,用凳子做道具,融合《诗经关雎》、《诗经伐檀》等曲目,通过原生态的舞蹈和歌谣,表现了农民的日常劳作,反映了房县所特有的诗经文化,并取得了“我要上春晚”第三名的好成绩。

2015年,房县拍摄中国首部以诗经文化为主题的微电影《桃夭》,再现了以杨廷生为代表的诗经传人为弘扬中华诗经文化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同时展示了房县深厚的诗经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淳朴的人文情怀。

以诗祖为荣,以诗书传家,以诗歌怡情。传承千年,《诗经》诵读还在鄂西北不断散发魅力与光彩。

(责任编辑:林敏)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