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天山上的竹溪汉子——记电影《草原枪声》编剧沈凯

来源:十堰日报 

电影《草原枪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红遍大江南北。但鲜有人知它的编剧是从鄂西北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军旅作家沈凯。

沈凯: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新疆分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协会会员,天山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主任、编剧。

沈凯故居,曾为李先念部队作战指挥所

沈凯故居一角

位于竹溪县龙坝镇肖家边村的戴家大院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通讯员 刘安西 孟正圣 郭承国

电影《草原枪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红遍大江南北。但鲜有人知它的编剧是从鄂西北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军旅作家沈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个家产颇丰的世家子弟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又是为何从京城主动要求到新疆,在新疆创作出了影响几代人的《草原枪声》电影文学剧本?

沈凯身世探究

沈凯,本名戴维贤,满族,生于1932年2月5日,故居竹溪县龙坝镇塘坊村(现为肖家边村)戴家大院。其父戴溪为当地乡绅,共育六子,戴维贤排行第三,后被过继到沈家,改名沈凯。

7月17日,笔者一行探访了戴家大院。该院坐落于山清水秀、藏风聚气、钟灵毓秀之地,是一个土木建筑群落。院内有二十四个天井,曲廊回环。木楼楼门相通,隔而不断。正门门楼牌上“耕读传家”四个大字清晰可辨。

沈凯的父亲戴溪,族谱记载戴猛士。戴溪在武汉求学期间,与大家闺秀“林八小姐”林青澜相恋,两人结婚后定居武汉。沈凯就出生在武汉。戴溪在岳父去世后,带着妻儿回到竹溪县。戴溪在县里供职,家属则住在戴家大院。

戴溪非常支持革命。李先念的部队驻扎龙坝镇的时候,他主动腾出一间房屋作为部队作战指挥部。如今,这间房屋的门头上还可见红色五角星。

走出深山参加革命

沈凯14岁时就读于竹溪县黉学馆(现为竹溪县一中),当时国文课教师为该县知名人士柳汉瑜。抗日战争时期,柳汉瑜曾掩护中共党员聂之俊在竹溪县开展地下工作。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柳汉瑜和聂之俊创办了刊物《抗日建国半月谈》。

在柳汉瑜的影响下,沈凯与革命结缘。1949年,沈凯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沈凯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王震所在部队宣传员、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文工团创作员。1952年9月,沈凯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编导系,1954年毕业后在北京电影剧本创作所任编辑,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

在革命生涯中,沈凯经历了很多磨难,但他始终坚定忠诚于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在革命熔炉里不断锤炼自己,逐步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革命战士。

自愿从京城到新疆

1955年,沈凯怀着满腔热情前往新疆,任新疆建设兵团农七师宣传科文艺助理员。

在沈凯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剧本创作所任编辑,但我一心想按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去做,坚决要求长期地无条件地到祖国边疆生活、工作,去干一番事业……”从他23岁踏上新疆这片土地,到他56岁长眠于天山脚下,33年的艰苦岁月里,他把自己锻炼成了一名合格的战士,同时成长为一个卓有成就的军旅作家。

沈凯在基层的辛勤耕耘中收获颇丰。长篇小说《古玛河春晓》初稿是他在看管粮仓时伏在小油灯下写成的;1956年,他的第一本著作同读者见面;1959年,他的第二本书《边疆海燕》出版;1977年,被誉为“军垦战士教科书”的长篇小说《古玛河春晓》问世;1980年,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1年,他的小说集《不寻常的狩猎》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其长篇小说代表作有《古玛河春晓》、《金勒麦斯山口》等,中篇小说代表作有《天山北麓种棉记》、《边疆海燕》等。这些作品都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边疆人民和军垦战士的生活。33年间,沈凯以史牛、凯歌、天山鹰为笔名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过诗歌、小说和纪实文学。

1979年6月,沈凯进入天山电影制片厂担任编剧、文学部主任,创作热情更加高涨,接连创作出《阿斯勒拜克》、《草原枪声》、《伞花》、《滴泪驹》、《阿佳尔历险记》等电影文学剧本。

《草原枪声》一炮打响

《草原枪声》是沈凯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1980年由孟庆鹏执导,拍成电影搬上银幕。《草原枪声》讲述的是在新疆与前苏联国境线附近的草原上,朦胧的夜色中,前苏联境内一匹快马朝着国境线上的铁丝网飞驰,背后响着追捕的枪声。骑手阿斯勒拜克飞快地跃过铁丝网,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哈拉苏草原上。阿斯勒拜克是在一次勘探边境草场时,被苏方越境特务绑架过去的。阿斯勒拜克被绑架后,受尽折磨凌辱,几次想越境回祖国,均未能实现。这次能顺利越境,是因为苏方为了掩护其早已隐藏在草原上的特务,有意放过来的。隐藏在哈拉苏草原上的苏方特务苏尔坦伪装积极,骗取了正直的阿斯勒拜克的父亲哈里及群众的信任,并与阿斯勒拜克的未婚妻卡丽帕结了婚。阿斯勒拜克回来后,苏尔坦大造舆论,制造事端,利用哈里等人纯朴、正直、热爱祖国和对苏联霸权主义的仇恨心理,使乡亲们对阿斯勒拜克产生怀疑。后来,在当地县委的领导下,群众逐渐觉醒,苏尔坦看到将要露出马脚,就孤注一掷,利用转场的机会,在路过雪山口时,企图将人畜劫持过境。阿斯勒拜克早已察觉到这个阴谋,但他既说服不了群众,更说服不了他正直的父亲哈里。万般无奈,阿斯勒拜克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赤手空拳与武装特务展开一场殊死搏斗。敌特苏尔坦妄图只身越境,逃之夭夭,被阿斯勒拜克开枪击毙在边境线上。敌人的阴谋在英雄的边疆人民面前破产。

在当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相当匮乏的环境下,《草原枪声》无异于给全国人民送上了一道精神大餐。说它是新时期承前启后、具有里程牌意义的电影作品,一点都不为过。

1988年2月16日,沈凯在乌鲁木齐因病去世,享年56岁。“沈凯几十年如一日,对文艺新人积极培养,热情扶持,即使在自己眼疾很严重的情况下,也没忘记为他人阅稿、改稿。他一生为人正直、光明磊落,兢兢业业干事业、不贪图安逸享乐的精神尤为人们称道……”在沈凯的追掉会上,天山电影制片厂相关负责人如是评价。

(责任编辑:任添添)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