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停舟山神话传说

停舟山记

停舟山,位于大木厂镇北部堵河之东的安羊沟村和高船村境内,十堰市张湾区、郧阳区、房县交界处。山脉由北向南伸廷,海拔1542米,距大木厂镇中心20公里,是大木厂镇北片潜藏的旅游盛地,山上有停溜石、乌云顶、龙清寺、佛字岩、猴子石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点。伫立停舟山巅,可俯瞰群峰环绕的车城十堰,遥望道教圣地武当雄姿。

古时大木地属北海,相传北海龙王敖吉住在北海之下龙宫里。他生性桀骜不驯,在北海一带胡作非为,当地百姓被祸害甚深。《北大荒经》:“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具暝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谓之龙。”龙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秋分潜伏深水,春分腾飞苍天,吞云吐雾,呼风唤雨,鸣雷闪电,变化多端,无所不能。

古往今来,对秦始皇的政绩议论纷纭,褒贬不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代君主,均是有功有过,或功大于过,或功过各半,也有的过大于功。西汉政论家主父偃认为,“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禹治水还存在一些地方未治理,诸多百姓仍于水深火热中度日。传说停舟山是秦始皇赶山填海时形成的一座奇山峻岭。在这一片区域,流传着许多千奇百怪的神话故事。

明朝时期,宫廷争斗尤盛,明太祖朱元璋之孙——建文帝,无心为政,擅入佛门道教修行。相传,真武大帝(由建文帝修化)择地修炼,路经停舟山。他见此地层峦叠嶂,绿树苍翠,奇葩蝶影,红叶映心,觉得乃修行养性之灵山宝地,便欲在此参禅修道。

岂料,他的一只脚踩踏在苍狼山,山上岩石甚多,踩上去发出岩石撞击的声音,站立不稳,使得真武大帝摇晃不定,跄跄踉踉,他觉得此地不适修行。后来这座山便被称作“跄踉山”,由于当地方言谐音,将其念作“苍狼山”。

他的另一只脚踩于停舟山上,由于踩到一块石头,石头顺山滑落,使得他溜出好远。他想这里怎么没有一个稳当的地方,不是跄踉,就是溜滑,怎么就停留不了。后来这座山便被叫作“停溜山”,逐渐被讹传叫作“停舟山”。而他踩过的石头,被叫作“停溜石”,至今停溜石上还有真武大帝的脚印。

真武大帝本觉得这里山清水秀,岂知风景留人,山不留人。又迈开一步,踏到羊子山头。正好当地牧羊人在此放羊,羊群发出一阵咩咩的叫声。他觉得这里虽然安稳,但却不安静,也不是修行之地。于是又迈出一步,踩到武当山,这里奇峰峻石,幽深恬静,他心想这里又稳当又安静,于是便在武当山修炼,最终在武当山飞升崖得道成仙。相传人们最初称这座山叫“稳当山”,后渐渐演变成如今的“武当山”。

另一传说,相传真武大帝临行离开停舟山之前,曾在山中停留金船一只,故名“停舟山”。

停舟赋

停舟,或曰停足,非舟非足,乃一山名也。盖其状如舟船,独立于山海之中,岿然不动,故名之曰停舟山也。又谓昔者,真武大帝择地修炼,途经此山,伫足于一石,留有足痕,故名之曰停足山也。

嵬嵬浮山,藩屏于大木之北鄙;岌岌照石,维系乎堵河之东岸。奇峰兀兀,山势峻险;古木苍苍,林莽幽艳。三清境内,玄寺古刹罗列;五龙潭畔,奇花异草纷繁。沟名响水,灵蛟修善于风洞;岩题佛字,贤相施泽乎高船。更有凤穴池,游鱼嬉戏;绝壁猴人石,盘踞自然。因势象形,情态各具,游人到此,莫不翘首兴叹。

美哉,养真之山,濯缨之水,人文景观,如梦如醉。伫立山巅,遥望武当仙姿;置身山中,尽历今古传奇。

大冶 清醒斋居士 熊良銋 敬撰

赶山鞭

赶山鞭,又称红鞭,相传是秦始皇用来赶山填海的神鞭。秦始皇为巩固江山,统一天下,安抚民心,取神鞭来北海地域赶山填海。神鞭威力无比,是一件上古神器,神鞭一挥,山崩地裂,石破天惊。据说此神器来源于秦始皇修筑长城之时,修长城是为抵御北匈奴进中原作乱。万里长城其实不是秦始皇开创,他只是把原来秦国,赵国和燕国北边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

为了尽快修建长城,他旨告天下,抓壮丁充工,劳动人民日夜干活,苦不堪言。王母娘娘见天下凡人度日如年,心生怜悯,便变身下凡。给工人们一条红绳,让他们在挑土运石之时,把红绳绑在扁担两头,可减轻负担,减少他们痛苦。百姓听后,皆按她所言而行,果然轻便了很多。

王母娘娘临走时,嘱咐工人不要将此消息泄露。但监工们还是看出破绽,见工人们天天休息少,吃不饱,疲惫不堪,怎么会突然这么卖力干活。觉得奇怪,便问他们怎么回事,皆不语,后来还是得到这个消息,上报朝廷。秦始皇觉得神奇,便让监工把这些红绳收集起来,用这些红绳做成红鞭。他一挥鞭,只听“啪”一声响过,地上便出现一条巨大的裂缝,故被称作赶山鞭。

后来,秦始皇拿着红鞭来北海区域赶山填海。鞭子一抽,山河移转,群山险峰,纷纷飞落北海。经过几天几夜之后,北海水域皆为封填好。从此以后,北海区域才有大批百姓入住。

也因始皇赶山填海,大木厂本地形成了千奇百怪的自然景观。

猴子石

在大木厂镇安羊沟村停舟山上,有巨石,其形似猴,故人称之为猴子石。猴子石分公猴和母猴,真正的猴子石为母猴,边上为公猴,母猴看上去更为显眼,公猴则略逊一筹。猴子石直径约3米,高约13米,公猴稍小一些。

据说猴子石乃是秦始皇赶山填海时鞭子抽打群山时形成,其形峻峭,山石嶙峋。两个石猴一左一右,座落于停舟山,形成当地一道亮丽的自然景观。

猴子石应该是岩石风化作用形成,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力,这些外来力引起岩石风化,经年累月,方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诚然,在过去科技尚不发达的年代,民间无法解释自然界一些奇景异观时,多会借用传说故事来塑造。这反映出当时,大木厂镇百姓极具智慧的一面。

蜡头山

蜡头山,乃是停舟山的一座山峰名,相传是秦始皇赶山填海时形成,因其形似蜡头火焰,故名蜡头山。

蜡头山上,绿树成荫,春夏之交,草丰木茂,百花齐放,苍翠映目。秋冬时节,落木萧萧,秋风扫处落叶纷呈,野果垂枝,伸手可摘。雪花映山时,万物归寂,偶有飞禽野兽掠过,惊落雪雪片片飞。山路蜿蜒曲折,沿途野花杂草丛生,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置身山顶开阔处,不辨星光,雨雾氤氲,挟裹了远山近岭,风轻轻拂过松林,如隐隐的涛声。山依偎着水,水映照着山,静静的和谐,淡淡的孤寂。

风洞

风洞,位于停舟山北面悬崖之中。洞口直径约两尺,周边乱石成堆,草木遍野。站在风洞洞口,一年四季风吹不停。炎炎夏日,坐在洞口,凉风习习,不多时间,便混身凉爽,是天然避暑胜地。风洞属岩石风化、地壳运动形成的天然景观。

传说风洞里旧时有一条蛟龙修行,在蛟龙未成仙成龙之前,民间称其为妖精,妖与仙的差距,少则百年,多则千年。如果此妖在修炼期间,广施善行,不为祸人间,五百年就有可能仙成正果,如果祸害周围百姓,则可能受到天界神仙惩罚。而这条蛟龙精,潜伏数百载,每次打雷下雨,风洞周边雷电格外密集。虽是雷鸣电闪,却始终没有要惩罚蛟龙精的迹象。于是人们猜测,这条蛟龙精一定是个善良,有益方圆百姓的好妖精。当地人传,这蛟龙精,就是北海龙王敖吉转世,转世千百载,再不敢像以前那样胡作非为,灾及一方了。

天门与轿顶山

天门,又叫天门崖。相传,天门也是始皇地赶山填海时形成。至今仍耸立在停舟山上,是停舟山一道别致的风景。天门有十丈之高,宽约两丈,门面向南方。古时有路从此穿过,后来交通改道,这里渐渐荒芜。

轿顶山,因山顶似轿顶,故名轿顶山。山脉呈东南走向。山上有树有木,有花有草,彼山之所有,此山便蕴藏。时有飞禽走兽出没,沉寂的山峰,此时让人倍觉趣味盎然。

传说轿顶山源于始皇赶山填海,始皇帝移走一座山,离这座山不远处地上有一大坑,便挥臂摇鞭,只见鞭影一闪,一座山便从飞落在坑洼陷地。这座山,山顶形状酷似轿顶,故而当地人称之为轿顶山。

五龙泉

五龙泉,即黑龙泉、白龙泉、青龙泉、黄龙泉和老龙泉五大龙泉。五龙泉因水色不同而命名,黑龙泉水为黑色,白龙泉水呈白色,青龙泉水呈青色,黄龙泉水显黄色。虽然水色看上去颜色各不相同,但用器具盛起来之后,均是清澈泉水,无色甘甜。老龙泉在大寺厂寺庙旁边,青龙泉在茩藤脑坪边处,黄龙泉在二道岩岩后梁背上,黑龙泉在二道岩坪地里,白龙泉位于停溜石下边。

五龙泉旁边均建有寺庙,相传五龙泉的水具有治疗痨伤病的特殊效果,当时饮用五龙泉泉水用户很多,世人为纪念大禹治水及始皇赶山填海之功,建寺庙以示感念和尊敬。

传说始皇帝赶山填海时,留下了一些细小的地方没有封填好,导致不少地方有缝隙。等填完之后,水便从这些缝隙里潺潺而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龙泉。五龙泉颜色不一,是因为泉水是地下水,因其泉下土质不一,所以形成不同颜色,也算是大自然的另一大神笔。

而老龙泉故事又不同其他,传说有一年当地天旱成灾,庄稼地干裂,种植物几乎都要干涸而死。此时,天上有一条老龙下凡降雨,解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后世人传说是老龙之眼,形似龙泉眼。

后来,当地有一法师,由于用法过度,秧及民间,引起天神关注。便下派雷公爷抓他,张法师藏身于风洞之内,风洞崖石滚滚而下,但见飞石所滚处有涓涓流水,老龙泉因此方才显形。

五龙泉水至今仍源源长流,但五龙泉周边的大小庙宇,都在文革时期被拆毁。这五龙泉水,曾经也一度被历史的岁月掩埋过,但它们却一直从秦皇汉武,流到了二十一世纪,这正是华夏民族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的象征。也警示后人,将这种文化精神传统,发扬光大,继往开来。

响水沟

响水沟,因水从高处直流而下,像瀑布一样发出响亮的声音,故名响水沟,沟内之水从黄龙泉和青龙泉流出。响水沟一年四季的声响音律节奏各异,秋冬音律轻缓,春夏节奏明快。秋冬之季,响水沟内只有单一舒缓的龙泉细流,而春夏时节,或冰雪消融的雪水,或暴雨呼啸的山洪,都给响水沟平添了更大的水源,所以其声更迅猛,更明快。

沟水两旁,杂木灌丛,绿影映水,落叶时节,黄舟逐流,冬雪季节,白花纷呈。移步响水沟,犹置身人间仙境,听泠泠泉水叮咚,观涓涓流水碧玉。陶情怡性,来而不思往,居而不思殆。

高赞船

高赞船,位于大木厂镇高船村,据说该地有一巨型岩石,其形酷似船舶,故称此地为高赞船。当地有人传言,高船村的取名,与此地有高赞船一奇石相关。

相传在高船村石崖子上,停有三只船,是周朝丞相姜子牙的船只,姜子牙得文王赏识重用后,遗留船只于此,后子牙封神成仙,三只船便飞于山崖之上。

民间传闻,此三只船飞上山后,便化木为石,变成石船,三只船所在位置各有一棵树,分别为榆榔树、樟树、桦柳树,三棵树便是这三只船的停泊点。

后人纪念姜子牙忠孝仁义,便把这里叫做高赞船,这个村庄便叫高船村。

男女寨

民国时期(中华民国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简称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地军阀割据,匪患四起。

男女寨始建于那个动荡的年代,位于大木厂镇安羊沟村四川沟附近。由于当时土匪横行,为了躲避土匪抢财宝,掠物质,当地土绅地主戴鸿轩,便召集家丁及农户青壮年一起在山顶上,用石头作壁垒,用木头作栋梁,在四川沟山顶上建起了一座大寨子,用以存放金银财宝等贵重物品,以及粮食油料等。

从山脚通往寨子只有一条路,沿途都设有机关陷阱,以防止土匪势力攻上山寨。寨子里有枪丁,有武装力量严防土匪进攻。多数时候,当土匪进攻上来,青壮年就用准备好的大石头、圆木头砸他们,保护了山寨里人财的安全。

这里的山寨都建在地势险要的山顶,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因为山寨上男女小孩都有,除了夫妻之外,其余男男女女全部都分开居住,戴鸿轩在对待邻居,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还是合情合理的。人们觉得这寨子与其他的寨子不一样,便称其为男女寨,一直叫到现在。

男女寨实际上就是当时为躲匪患,戴鸿轩出资,请周围百姓一起共建的一个临时躲难所。经过了近百年的风雨洗礼,寨子依旧屹立在高高的山巅之上。它虽然只是些普普通通的石头木材搭建,却充分反映出当时智慧的大木厂人民,在面对困难时团结一致,共渡难关,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

(责任编辑:杨正强)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