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房县:“四维守护”织防线,筑牢防溺生命线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孔敏 郑家旺 报道:盛夏时节气温攀升,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房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防”为先、以“护”为要,通过全域排查、动态巡逻、立体宣传、应急演练“四维守护”硬核举措,多部门联动构建防溺水全链条工作体系,在暑期里筑起安全屏障,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全域排查筑防线,隐患整治“查到边”

入夏后,房县迅速启动水域安全“地毯式”排查行动,组织镇村干部、水利专干、志愿者组成小分队,对境内275条河流、36座水库、215处池塘逐一巡查。重点核查危险水域是否设置了警示标牌,浅滩、陡坡等区域是否配备了防护栏、救生圈、救生绳等应急救援设备。


各乡镇在排查过程中,不仅重视核查救生设施完好度,还着重查看巡查责任分工及留守儿童“一人一档”管理资料,确保暑期学生等重点群体“有人管、有人巡、有人防”,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针对排查出的124处隐患点,实行“逐一销号”,3天内完成18处警示标识更新和5处防护栏修缮,确保安全防线“守得牢、靠得住”。

动态巡逻强监管,人机联动“全时段”

创新推行“人防+技防”立体巡逻模式,全县划分28个水域防控网格,组建由120余名党员干部、退役士兵、专业救生员组成的巡逻队,在每日15时至20时高危时段开展“不间断”巡逻值守。同步启用无人机空中巡查,联动30处水域监控实时监测,形成“地面有人巡、空中有眼盯”的全时段防控网。

城关镇依托河长制建立三级包保机制,组建20支“两级河长+党员+网格员”巡逻队,对辖区水域开展“拉网式”排查,新增警示标识100余块、救生设备70余套,修复防护栏500余米。仅一周内,全县就及时劝阻野泳行为13起,有效规避风险。

立体宣传入人心,安全知识“全覆盖”

打造“线上+线下”宣传矩阵,强化防溺水知识宣传渗透。线上通过“房县宣传”微信公众号、“房小宣”直播间等平台开设“防溺水小课堂”专栏,定期推送动画短片、警示案例等内容,点击量超6万次;线下推进“防溺水知识六进”微宣讲活动,张贴海报、悬挂横幅,利用村村响广播循环播报。

县妇联等部门针对性开展未成年人安全教育,在红塔镇旱粮场村讲解防溺水“六不、四要”原则,提升未成年人自救互救能力。志愿者们通过模拟救援演示、发放《防溺水三字经》手册等形式开展宣讲86场,覆盖群众2.3万人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数千份,确保防溺水宣传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在全县营造出“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的浓厚氛围。

应急演练强技能,快速处置“有保障”

通过“沉浸式体验+情景化教学+实战化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7月15日,县创文办联合相关部门组织暑假托管班开展防溺水活动,十堰应急飞鲨水上救援队围绕“预防、自救、施救”,以情景剧、实验课的形式,教授孩子掌握水中换气、仰漂及救援专业工具使用技巧,帮助萌娃get救援新技能;同日上午,军店镇联合派出所、卫生院、中心学校等单位在马栏河开展应急救援演练,通过“模拟演练+知识讲解+互动体验”确保应急救援队伍“拉得出、冲得上、救得下、护得稳”。

房县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在全县各乡镇陆续开展落水救援、心肺复苏等“实战化”演练,累计培训“水上应急尖兵”50名,为20个重点村配备应急救援箱等设施设备,强化“黄金4分钟”急救能力,确保突发情况“快响应、早处置”。

下一步,房县将持续完善防溺水工作机制,深化“人防+技防+物防”融合,不断加大排查、巡逻、宣传力度,坚决守住“零溺水事故”工作底线,为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邹怡)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