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解欣红 报道:当春风掠过海拔千米的云岭山脉,秦巴山深处的野人谷镇迎来春耕黄金期。田间地头,覆膜保墒的烟农、移栽菜苗的妇女、检修农机的师傅与驻村干部的身影交织成忙碌图景。今年,野人谷镇以“干部包村蹲点、技术精准到田”为抓手,推动春耕生产跑出“加速度”。
科技特派员上山送技,农家院坝开起“田间课堂”。“老张,覆膜要压紧土埂,膜边留出5厘米透气缝。”3月10日清晨,西蒿坪村烟农张大爷的田垄边,镇农技站技术员卷着裤腿躬身示范。为确保技术落地见效,镇里派出4名科技特派员扎根各村,随身携带温度计、土壤墒情速测盒,白天钻进大棚指导,夜晚在院坝开设"田间课堂"。"专家手把手教,比看手册管用!"在三座庵村的培训现场,村民刘大妈刚学会用草木灰拌种防虫的土办法,连连称赞。针对近期"倒春寒",这些"流动课堂"还特别增设了保温保墒技术讲解,为农户吃下"定心丸"。
传统农法遇上新服务,田间管理更“有谱”。走进三座庵村蔬菜基地,新改建的日光温室内,包菜苗已蹿至十厘米高。“别看我们用的是老法子,但测土配方、生物防虫这些新服务一样没落下。”菜农李大妈边给苗床洒水边说。今年,野人谷镇推出"五个统一"服务——统一发放有机肥、检测土壤、育苗供苗、防病方案和对接销售,覆盖90%以上农户。农技站数据显示,全镇耕地有机质含量同比提升0.3%,病虫害发生率下降15%。"老把式配上新技术,种地心里更有底了!"李大妈笑道。
党群合力保进度,高山梯田焕生机。暮色渐沉,东蒿坪村的梯田却灯火点点,村民正挑灯抢铺地膜。"600亩烟田,后天全都能盖上‘保温被’!"村支书打着手电清点进度,语气中透着干劲。为抢抓农时,全镇25个党支部组织起多个互助组,党员带头为劳力短缺家庭育苗、整地。镇农业办统计显示,截至12日,蔬菜移栽进度过半,较去年提前7天。"春耕是饭碗工程,更是民心工程。"镇党委书记雷虎同志在调度会上强调。据悉,镇领导班子累计下村督导35次,协调解决农资运输、用工短缺等难题8件,为春耕扫清障碍。
在干部下沉、技术进村、党群合力的多重推动下,野人谷镇春耕进展迅猛。预计5月下旬,全镇2300亩烟田和11420亩蔬菜将完成播种。从云岭山脉到秦巴梯田,新技术与传统智慧的碰撞、干部与群众的携手,正为这片土地注入勃勃生机,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