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彭明珠 | 望佛山溜山记

最初的最初,望佛山这个名字闯进我的心里是什么时候呢?应该去年路过门古镇,同行人突如其来的一句话:“看,那就是望佛山。”抬眼望去,只见一个宝塔形的山尖耸立在半天云里。也许是其时恰逢阴雨季节,雾气笼罩了整座山峰,只能窥见险峰一角。但也正因为如此,望佛山才给我留下清新脱俗的别样印象。

可惜,当时身不由己,未曾一行。

新年一月,文友一行五人说找好了车,约我同去望佛山一游。此举,正中我的下怀。

上山的路,像一根长长的弯曲的三色棍。起初是漆黑油亮的柏油路,紧接着灰白色的水泥路,最惊心动魄的就是最后黄色的泥巴路。路像一条蛇一样盘旋而上,望佛山的路极其险峻。若是步行,后人大约只能看见前人膝盖以下的位置。

一路都是风景,只是心惊胆战的我们无心观赏,只是在神仙桥旁略做停留。神仙桥既像一座恢弘大气,平地而起的拱桥,又宛如拔地而起的一道彩虹。只见一截粗大的石柱鬼斧神工的凭空生出,斜斜地搭上不远处的石壁,像是一头顶天立地的巨象被施了定身法,被光阴冲刷成一幅永恒不变的油画。

忐忑中,我们终究来到了望佛山的玄天观。玄天观建于宋代,传说这里是玄武大帝最初修行的地方,因与武当山金顶遥遥相望,故名望佛山。即便是现在,如果天气晴朗,站在山顶,依然可以看见武当山。道观门前有一座宝塔结构的香炉,门楼上写着龙飞凤舞三个大字:望佛山。进门有一面影壁,左右各有一根盘龙柱。正殿里内有乾坤,分成三分天地。正中是玄武大帝及座下诸神的雕像,左边是送子娘娘,右边是西天佛祖及菩萨。西厢房的墙壁上挂着一些房县名流题写的诗词歌赋,望佛山的手绘山水画。

有人建议我们去金顶看看。我远远望去,山顶树木浓密,大约只有一拃高,以为爬山完全是毛毛雨,便欣然应允,反正来都来了。

谁知上山的路径居然是先下坡,林间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几乎辨认不出那是路。长年累月的落叶让脚下软软的,好像踩在某种毛茸茸的动物身上。

山上的石头千奇百怪,比较有特色的有蛤蟆石,姊妹石和望夫石,每一块石头都伴随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述说着人生躲不掉的悲欢离合。除了石头,还有洞,名为青龙洞,相传有一条小青龙诞生于此。除了洞,还有寨,一道石头垒成的城墙横亘于半山之间,向我们展示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有人说这山寨叫鸾兰寨,是当年薛刚之妻纪鸾英流落于此,占山为王的地方。沉默的山寨,败落的石墙用无声的语言述说了这片土地,这座山峰沉淀的历史,每一寸土地都埋藏着无数沉寂的故事。

山路狭窄,因为没有石阶,很难走,主打一个滑字。走了不一会,身上就冒汗了。随行的小朋友直叫热,他妈妈就让他把外套脱了,随手挂在路边的小树上,准备返程时再拿。走了几步,妈妈一回头,忍不住笑了起来:“看,熊猫。”小朋友毛茸茸的外套,加上两只竖立起来的头帽耳朵,猛一看的确和熊猫一般无二。

走上坡路,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眷念的祝福,不过向上、向上、一直没有尽头的向上,终于成了我旅程的一个噩梦。

望佛山的路,是真的陡啊,陡仿佛是它天生的性格。爬着爬着,我望着向上、向上、向上的道路,情绪由兴奋渐渐变成了怀疑,变成了胆怯。

起初,地上的落叶还是干燥的,踩上去会发出细微的断裂声。但是渐渐路上便有了一层白霜,落叶也开始出现微微的湿润。再行一段路,到了山腰,就看见尚未融化的白雪。

路光滑的就像走过冻结的河面,脚下直打滑。因为落叶很厚,即使摔跤也算不得很痛,但极其尴尬和狼狈。我在摔了三次以后,就放弃了挣扎,我索性蹲在地上,用树枝当桨,慢慢向前滑行。

文友在前面看见了,哈哈大笑:“见过溜雪,溜冰的,没见过你这样溜山的。”欢乐的光阴总是短暂的,尽管依依不舍,我们还是告别了这座沉默不语却饱经沧桑的大山。

旅程算不上完美,因为时间关系,我们错过了许多美好的风景,比如云海,日出,垂帘洞,聚仙台,南天门,祖师脚印等一系列景观。但人生本身就是不完美的,没有遗憾的人生本身就是一种遗憾。我们留在望佛山上的遗憾,会变成日后人生路上的牵挂,天长地久的思念。

(责任编辑:黎娟)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