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又一波的寒潮来袭不停地在提醒着我们冬天已悄然来临!
喝上一口温热的房县黄酒任股股暖流淌过牙齿接着奔向四肢,热了双脚,红了脸颊晚来天欲雪,能饮黄酒否?
房县黄酒历史久远据史书记载,早在西周时期房陵人尹吉甫,为楚使者出使周献酒于周宣王当殿开罈,满殿飘香周宣王盛赞,封其为“封疆御酒”。
在唐代李显为庐陵王时流放房陵,随行宫廷匠人对房县民间酿酒方法进行整合,取地下泉水,采集房县地产优质糯米为原料,加上本地特有的蓼花,曲经过发酵酿造而成的黄酒芳香四溢、甘甜可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酿一方好酒。每年“九月九”在房县,家家户户都开始酿黄酒,母亲总是拿出糯米,择去杂物,用山泉水淘洗干净,再上甑蒸熟
倒入笸箩摊开降温。
儿时的我们早就等在笸箩旁,看着热气腾腾的熟糯米直咽口水,这时母亲会为我们捏上一小坨沾白糖吃,在那个艰苦的年代,这对我们来说就如同吃肉,心中快乐无比。
当熟糯米晾至与体温差不多时,母亲撒入适量酒曲粉拌匀后装入洗净的瓦盆边装边用手压实、抹平并在瓦盆中央留下一个圆窝窝(洑窝)再加入一碗温开水,然后将瓦盆放入稻草窝中保温发酵。
一般一天一夜后,便能闻到酒香,瓦盆中间窝窝里的水,已变成清醇甘甜的酒洑汁,糯米也变成了甜糟,满屋的香甜味最是诱人。
虽然现在市场上有了红酒、啤酒和白酒等系列酒但对于土生土长的房县人来说酿黄酒、喝黄酒的习俗仍不可或缺。
寒冷的冬季品一口家乡那甘甜的黄酒暖的是冬日,醉的是时光带不走的是乡愁。
热气腾腾的美食、美味的卷卷.....这房县的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可以毫无目地地穿梭在,曲折幽深的古街古巷中,用心倾听那耐人寻味的房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