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经纬交织中,上演一场流传千年的对话

冬日的阳光从窗户里透进来,打在丁广禄的身上。他一手端着调色盘,一手拿着画笔,俯下身子,按下笔锋,铺开笔毫,龙鳞甲便一片一片开始“生长”。阳光下,金光闪耀。

今年74岁的丁广禄是房县城关镇晓阳村人,省级非遗“房县火龙”代表性传承人。从18岁开始,他就跟着爷爷和父亲开始扎火龙、耍龙。56年来,他亲手扎过的火龙有200多条。

“龙头龙尾的高度、弯曲的孤度、一条龙鳞甲的片数,都在心里装着。”丁广禄搬来一把椅子,吧嗒起祖传的旱烟袋。劲道的烟雾开始腾起,记忆里的点滴在阳光下苏醒,游走。

房县玩火龙的习俗从一个神话传说开始。古时,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生活富裕。某日,玉皇大帝巡天时,发现有人铺张浪费,遂大发雷霆,便下旨让火龙于正月十三晚上下凡,火烧全城。此事被太白金星获悉,便托梦给县令:赶紧扎制火龙,于当晚上街跑动,并号召全城老百姓向火龙放烟花、鞭炮,营造出一种火海连天的假象。全城由此躲过一劫,从此,这个习俗便一直延续至今。

“舞火龙消灾”是在告诫人们要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如今,随着历史的变迁,故事本身不断演绎升华,这种传统习俗已经成为房县老百姓祈福消灾、寄望风调雨顺、祝福生活美好和展示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火龙一般长约30米,由12节或13节组成,每节用竹片编织成环状,先糊一层报纸,外面再糊白纸,最后在白纸上面上色、绘图。

“最繁琐的工序是龙头和龙尾。以龙头为例,一般重16公斤,宽70公分,高2米。且不说后面勾眉睫、挂胡须等程序,仅扎制就很费工夫。”丁广禄年轻时专门耍龙头,他深知龙头的重要性。

“扎制时不用篾黄,只用篾青。”丁广禄一语道破了龙头轻便又结实的秘诀。他扯过一根篾片,用左手的两根指头捏着,右手紧握的篾刀从指缝中穿进。随着细微的爆破声响起,厚度只占三分之一的篾青与篾黄剥离开来。篾片在指缝中穿行,篾刀在篾片内滑动。说话之间,一根泛着青光、薄如蝉翼的篾青便挂在了胳膊上。

一根根竹子在丁广禄的手下御风而行,乘风破浪,或是变成力顶千斤的把柱,或是化为锚固连接的竹片,或是幻化为婀娜多姿的篾丝……当它们分别后再次聚在一起时,便迎来了涅槃重生和华丽绽放。

篾丝起伏翻飞,在经纬交织中演绎着千百年来活在指尖上的人间烟火气。插、锁、削、套、扎,不同规格的篾丝和篾片在丁广禄的手中游走舞动,逐渐成长为一个活灵活现的轮廓。

“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是房县老一辈流传的话。从正月十三晚上“出灯”开始,舞龙队会把火龙的祥瑞之气送进各家各户,保证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老百姓热情相迎,早早就准备好了各式的鞭炮、烟花。在漫天飞溅的火花中,火龙时而翻滚,时而跳跃,时而打转,让人目不暇接。所经之处,夜空如昼,锣鼓喧嚣,场面热闹而壮观。

“舞龙时裸露四肢,身着红短裤,头束红布巾,在烟花中来回穿梭。”正是深谙这些细节,丁广禄在扎龙时就特别讲究:布全部是纯棉,能够抵抗一定的温度和火焰,遇上火星不起明火;彩绘用的是丙烯颜料,既防水又不易掉色,历经光与火的考验后,依然光鲜亮丽。

除了安全考虑,还有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丁广禄和广大的民间艺人一样,都有一个朴素的心理:在人生这条长河中,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正月十六晚上,在经历了四天的巡游后,火龙外表已是千疮百孔,只剩下一身铮铮“龙骨”了。人们便把火龙请到有水的地方,然后一把火送火龙回天,民间称之为“倒灯”。意为把从每家每户收集到的邪气都赶走,是驱邪避害的象征,保护老百姓平安顺利、身体健康。

在冲天的火光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非遗档案——房县火龙

房县火龙是最具房县地方特色的元宵节民俗活动,历史悠久,相传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流传至今。进入腊月扎火龙,正月十三出灯,正月十四至十五玩灯,正月十六灯会就要结束了,叫“倒灯”。每逢元宵,火龙都会一展风采,深受人们的喜爱。2016年,房县火龙被列入第五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冬日暖阳下,丁广禄使用篾刀裁切竹条。

丁广禄在检查龙头内部结构。

丁广禄勾画龙鳞甲。

丁广禄教儿子调制丙烯颜料。

房县西关印象主广场,火龙在烟花的追逐中翻滚游走。

丁广禄与舞龙队队员交流。


(责任编辑:吴永逸)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