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五说十堰:“朝秦暮楚”之地的“今古传奇”——房县

不仅是“朝秦暮楚”之地,还有古老《诗经》千年传诵如果将湖北地图看做一顶大檐帽,十堰如处帽徽位置,是名副其实的“朝秦暮楚”之地。走访十堰各地,记者注意到,流传至今的许多成语,与当地自古以来的多元文化密切相关。“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正是楚国先民早期在汉江中上游一带艰苦创业的生动写照。先秦时期,这里有庸、绞、郧、房等上古方国。绞国被楚国围攻,被迫在国都之下订立“城下之盟”。战国兵戈不断,十堰一带处于秦楚两个大国相互征伐交锋区,有的地区一时为秦所占,一时又为楚所并,归宿反反复复,因而有了“朝秦暮楚”之说。

“朝秦暮楚”之地,文化冲突明显,文化融合更为显著。考古发现境内古墓葬以楚墓为主,文化内涵基本上属于楚文化系统。随着楚国势力的削弱,墓葬中秦文化的元素增多,秦楚文化的相互浸染日益突出。十堰还是一个移民流入之地。西晋末年“永嘉之乱”,造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移民迁徙潮。十堰地处水陆交通要道,成为“衣冠南渡”的移民聚集地。明清时期的战乱纷争中,这里也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移民集中流入地。

十堰还有一个特别的历史文化现象:流放文化。相传尧帝的儿子丹朱,就被流放于今天十堰房县一带。唐代,太宗次子李泰谪郧乡,今天郧县檀山发现李泰家族墓,是长安地区之外少见的唐代藩王家族墓地。作为废太子乃至废帝的李忠、李显、李重茂等,也相继贬谪流放于均州、房州一带。“朝秦暮楚”之地,移民、流放之所,带来多元文化在此聚集、碰撞。

“民多秦音、俗尚楚歌”等民俗风情保留至今。“关关雎鸠往前走,在河之洲求配偶,窈窕淑女洗衣服,君子好逑往拢绣,姐儿见了低下头……”在房县门古寺镇草池村,一阵阵高亢嘹亮的歌声不时传来,打破大山的宁静。这是当地老人正在唱着流传已久的民歌。

起初,村民们并不知道歌词出自《诗经·关雎》,他们只是觉得这些民歌唱的是家乡的山水和自己的心声。直到后来有专家到房县采风,竟然发现古老的《诗经》一直在当地民间传唱。

房县村民世代好歌,直至今日村村有“歌布袋”,镇镇有“民歌王”。当地曾经开展过民间文化普查,搜集到民间歌谣上万首,其中竟有百余首含有《诗经》元素。穿越两千多年时光,《诗经》以民歌的形式在大山深处流传,不得不说是当地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一些研究者认为,《诗经》的主要编纂者尹吉甫就是房县人。房县民间流传着许多尹吉甫的故事,“尹吉甫传说”还被列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考证这些现象,学者认为是流放者带来的宫廷文化与本土文化发生融合,催生了特有的地域文化。

9月26日,中国房县第五届诗经(黄酒)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演员在表演节目。 

有诗还有酒,诗酒不分家。房县不仅是“中国《诗经》文化之乡”,还是闻名于世的黄酒之乡。房县黄酒是一种风味独特的米酒,传说是西周时期的“封疆酒”,另一种说法是唐代宗室带来的“皇酒”。经过多年培育,如今黄酒走出深巷,走出大山,成为家喻户晓的餐桌佳品,也是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从远古时代的人类活动,到流传千年的《诗经》文化、武当道家文化,地处山区的十堰,几乎从未远离时代潮流。

2500多年前,尹喜携老子所著《道德经》在武当山归隐修道;600多年前,张三丰将《易经》《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在武当创立内家拳体系;明永乐年间敕建,嘉靖年间重修,建成武当山“九宫八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道教建筑群,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凝结着中国智慧的道家思想、太极功法、人文建筑在十堰武当山相辅相成、生生不息。“南跨荆襄、北枕商洛、东抚南阳、西掖汉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区域,使十堰自古享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美誉。

如今,走在十堰街区,经常能看到北京路、上海路、重庆路、浙江路等以全国各地命名的道路和街巷,一天饮食安排也往往南北杂糅:早上肉夹馍,中午腊肉锅,晚上主食水饺配米饭。

(责任编辑:邹怡)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