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青峰镇:价值颜值双转换 共绘振兴实景图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柴克濛 曹韵菡 报道:山雨空蒙,草木滴翠。走在通往青峰镇卧牛观村的乡道上,褪去了往日的泥泞坑洼,如今的卧牛观村道路通畅,路面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的松柏苍劲挺拔,好似在为往来宾客迎来送往。路口的巨幅村标为过往商旅指明了方向,以前的旧桥如今也披上了美丽的“衣裳”,卧牛观村的村容村貌悄然发生着改变,一副乡村振兴实景图正徐徐铺展开来。

“过去我们这里可是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呢。”回忆过往,卧牛观村党支部书记张捷娓娓道来。“以前我们这里环境卫生差,交通不便,产业单一,大多数人都选择外出务工,哪里能想到会有现在这样的好光景。”

能人乡贤齐发力,共同缔造结硕果。在卧牛观村“共同缔造”议事会上,大家一致决定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改善乡村面貌的一项基础工程,但是从哪整、整哪些、怎么整,又成了摆在乡亲们面前的一道难题。能人乡贤和党员、群众代表畅所欲言,“村委会前面的旧桥年久失修,杂草丛生,但又地处村内核心位置,是过往行人车辆的必经之路,严重影响了我们村的形象。”乡贤理事会理事长易仲清率先抛出话题。“旧桥是否可以改造一下......”“我同意,旧桥闲置很久了,环境脏乱差,如果稍加改造就能变废为宝。”......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疑虑,决策共谋,群众也从村庄发展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最终决定在旧桥上搭建休憩长廊。“改造旧桥需要大笔的费用,资金从何而来呢?”“我们可以发动乡亲们捐款呀,村庄环境本来也是我们自己的事,我们捐一部分,村集体出一部分,资金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好主意,我捐500。”“我捐1000。”“我出两个义务工”......大家积极响应募捐也将本次议事会推向了高潮。据最终统计,累计收到乡贤、党员、群众200余人捐款,募捐资金达15万元,所得钱款全部用于旧桥改造、翻修广场、绿化等项目。

“小项目”体现“大民生”,干群共谋、齐心协力,36米长的桥上休憩长廊拔地而起,桥旁的小广场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的推进,自此,卧牛观的村民终于有了一片属于自己停靠休憩的好去处。入夜的秋微微凉,看着茶余饭后在桥上长廊夜话休憩的乡亲们,张捷此刻的心头暖意洋洋。

聚焦产业谋发展,村美民富合家欢。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卧牛观村烟叶种植基地,一株株根茎粗壮的烟杆、一片片青翠肥厚的烟叶映入眼帘,长势十分喜人。烟地里,烟农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边聊着今年的烤烟长势边熟练地对已成熟的烟叶进行采摘、捆扎、搬运......在卧牛观村的烤烟房内,烟农们正忙着编杆装炉,烤烟技术指导员在旁指导,烟农选叶、编烟、分类烘烤的工作正在紧凑有序的进行着。 “过去我们村都是以传统农业为主,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了,乡亲们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农业产值低下,见效甚微。”回忆过往,支部书记张捷不禁感慨。“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我们邀请农业专家实地调研,经过综合分析研判,我村地质、土壤、气候适合发展烟叶产业,村民们也都憋了一股气,想要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确定好了方向,说干就干。一开始,对于在苞米地里劳作了半辈子的村民们也有些许疑虑,“烟叶对于我们是一个陌生的产业,万一搞亏了可咋办。”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张捷带领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和烟叶技术指导员召开户院会,讲政策、讲技术,家家宣传、户户走到。同时,自己率先开始流转土地,发展烟叶20亩,头一年就赚到了5万元,乡亲们的后顾之忧自此烟消云散。

土地流转、烟地开挖、育苗、起陇、覆膜等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村民们铆足了干劲儿要大干一场,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现如今,烟叶产业已成为卧牛观村的主导产业,产业规模初见雏形。截止目前,卧牛观村烟叶种植面积达1000亩,预计年产量13万公斤,总产值可达400余万元,22户烟农户均增收10万元以上,带动群众务工百余人,人均务工增收5000元。尝到甜头后,卧牛观村一鼓作气,以烟叶产业为主,协同发展辣椒200亩,地标性产品白羽乌鸡3000只,生猪1000头,羊300只,牛100头,家禽家畜的粪便统一收集管理,用以烟地追肥,逐步形成集约化、多业态产业发展格局,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下,卧牛观村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路子。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们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们的“腰杆子”也终于直起来了。每每想到此,张捷脸上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2022年,该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村集体收入30万元。

移风易俗入人心,乡风文明促振兴。“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推动移风易俗、树立人情新风、红白喜事简办......”在卧牛观村,村规民约深入人心,人人知晓、家家熟悉。从社会治安到村风民俗,凝聚着全体村民对价值认知和行为规范的共识。“过去可不是这样”,卧牛观村党支部书记张捷回忆,“我们年年都倡导新风,但村民每年都要花几万元走人情,人情债苦不堪言。”村上产业发展起来了,群众的腰包也鼓起来了,但是人情负担也随之水涨船高。年终一算账,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所剩无几,巧立名目待客收礼就是人情风盛行时的真实写照。“人情风不刹,振兴梦难圆”,屡禁不止的人情风折射出基层治理能力的不足,从干部到群众都希望人情风能变一变。在充分征求党员群众代表的意见后,村党支部把如何新办简办结婚礼、丧葬礼等写进村规民约,把正常的民俗风情、人情往来与巧立名目、借机敛财区别开来,人人签订《人情新风承诺书》。组建以村干部、党群代表、新乡贤为主体的清风理事会,开设人情新风“红黑榜”,挨家挨户宣传劝导村民移风易俗,对大操大办的群众上门劝阻,守规者列入红榜并给予激励,违规者则打入“黑名单”,按照村规民约处理,属党员干部的,由党支部给予处置处分。

通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实践,人情名目由10多项降至2项,家庭年礼金由2.5万元降至0.5万元,婚礼、葬礼宴请由30多桌降至10桌左右,人情风治理为百姓减负,为振兴赋能,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如今的卧牛观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平安村。

(责任编辑:王怡天)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