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抗美援朝老兵孟成孝:听老兵的含泪回忆 铭记那场伟大胜利

房县新闻网讯 记者 黄婷婷 邹怡 报道:14岁参军,两年后,不到16岁的他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在异国他乡的崇山峻岭间与美军展开殊死搏斗,他就是抗美援朝老兵孟成孝。在化龙堰镇汤峪村,记者见到今年89岁的孟成孝。因为行动不便,老人坐在轮椅上和我们讲述了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

1949年7月,不满14岁的孟成孝参军入伍,被分配到郧阳军分区,成为一名战士。时隔70多年面对记者的问询,老人不假思索的就能给出答案,尽管只是些零星片语。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全国上下都在宣传保家卫国,征集志愿军到抗美援朝前线。“没有国哪有家?”就是凭借这样一种信念,1951年,不满16岁的孟成孝和战友奔赴朝鲜战场,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航空师,在朝鲜大谷机场任通讯员。据老人回忆,当时白天敌人的炮弹、轰炸机轮番轰炸,侦察机持续侦察,他和战友们只能躲在战壕里,晚上爬出来悄悄行军。

在一次战斗中,孟成孝的手和腿都受了伤,由于在战场上条件有限,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到了老年由于伤势加重无法行走,只能坐在轮椅上。七十多年过去了,那场战争中的许多细节,孟成孝已经不太愿意提及。但回忆起曾经的战火纷飞,老人仍旧动容不已。

作为通信兵,孟成孝和战友们的主要职责是排查故障、修复线路,确保指挥部和前沿阵地的通信顺畅,老人说,他们在战场上只有一个信念“作为一名通信兵,通信比生命更重要”。执行任务时,不断有战友倒下,倒下一个再顶上来一个。提到牺牲的战友时,孟成孝几度哽咽,当年共赴沙场的战友们很多都不在了,老人话语里全是满满的思念。

战火中,孟成孝亲眼目睹了战友们倒下的悲壮,也感受到收复失地、挂上奖章时的荣耀。当记者问起战场上的事情时,老人说“致死都记得”,但无论记者怎样询问,老人却不愿再提及,只是眼含热泪,嘴里反复念叨着“不说了,不说了”。

老人的女儿告诉我们,父亲嘴上不说,实际上特别挂念自己的战友。他经常念叨,比起战场上牺牲的战友,自己能活着回国,还结婚成了家,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了。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和九死一生的战争,能看到祖国日益强大,他非常幸运也非常自豪,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记者手记:面对记者的采访,孟成孝很少谈起个人的英勇事迹,他说上战场时的兴奋和激动,却不说弹片在身边炸开、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残酷。他的话语质朴平和,没有炮火硝烟、没有枪林弹雨,虽然坐在轮椅上,但他始终坚毅的眼神和挺直的腰板告诉我们:他是一名老兵、一位英雄。

(责任编辑:黄婷婷)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