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青山绿水里的“欢乐谷” ——军店镇中村村农旅融合新业态描绘美丽乡村新图景

房县军店镇中村村白鹤湾,山环水绕、远山如黛。每到夜晚,游客们在露天 KTV尽情歌唱,霓虹与人影交相辉映,烟火气随着夜风升腾,乡村生活的恬静美好在此尽显。

农家食宿、池边垂钓、田园观光、田间骑行、烧烤露营、农耕体验、路边摘果……近年来,中村村充分挖掘自然和人文资源,按照农旅融合思路,打造环境优美、业态丰富的白鹤湾田园综合体,成为广大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农旅融合激活乡村经济

“太刺激了,还想再玩一次。”7月28日上午,陈女士带着儿子来到白鹤湾田园综合体,体验玻璃水滑道空中漂流,几个旋转下来,儿子直呼“过瘾”。

下午四点不到,水上乐园里已经挤满游客。不远处的田园小火车鸣笛发车,游客们尽享田园风光。

随着夜幕降临,白鹤湾田园综合体的露营地被彻底激活。伴着霓虹,游客们喝着冷饮、品着烧烤,三三两两尽兴歌唱,歌声中的白鹤湾更显优雅、迷人。

……

漫步白鹤湾,沿着村级公路一路向前,丰富多彩的乡村景观和基础设施,让人感受到美丽乡村的“一步一景、景景动人”。

依托盘峪河水系、龙王山山体、特色产业片区等优势资源,中村村紧扣“山水田园、诗画乡居”定位,打造集高效农业、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休闲游乐为一体的白鹤湾田园综合体。

“景区在节假日和旅游旺季,游客日接待量最高可达1万人次。进入夏季,日均游客在1000人次以上。”军店镇党委书记王元涛介绍,白鹤湾田园综合体已从最初的小景点,发展成为占地3200亩的国家3A级景区。预计到今年年底,综合体将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万元。

产业赋能盘活乡村资源

谁能想到,三年前的白鹤湾还是一片荒地?

2019年,在省发改委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村“两委”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邀请本地能人回乡投资发展集体经济,先后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13家,建设吊瓜、羊肚菌、水产、蔬菜等种植养殖基地3000亩,走上农旅融合发展之路。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围绕产业发展,中村村走出一条以水兴农、以田富农、以旅强农的路子,形成了“旅、药、蔬、渔”四大主导产业。

“你们看,我们把鱼儿的家安在巨型桶里,再过一个月,这一排排的巨型水桶,将成为鲈鱼的天堂。”7月28日,望着正在建设的设施养鱼项目,王元涛信心满满地说,“预计年产量可达50万公斤,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后期引入石斑等高端鱼,产值将更高。”

在白鹤湾田园综合体,千亩设施蔬菜基地错落有致,蔬菜长势喜人。“眼下,正是辣椒、茄子、西红柿、圣女果等上市的旺季。”王元涛介绍,得益于“订单经济”,这些蔬菜不愁卖,每天都有车来拉货,通过“云菜通”销往十堰城区各大超市。

同时,中村村还发展“菌稻轮作”基地1000亩,实现超级水稻和羊肚菌种植无缝衔接,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年产值可达4000余万元。

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则发展标准化吊瓜种植示范基地600亩,村集体年增收25万元以上。

利益共享结出共富果实

“一年2万多元的纯收入,我很满意。”去年初,村民罗运均应聘到白鹤湾田园综合体蔬菜基地当管理员,收入不错,还能在家门口上班,他十分高兴。

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中村村120余户村民成为产业化工人。仅在基地采摘蔬菜一项,每月就可增收2000多元。

乡村产业发展得好不好,关键要看农民能否受益。在中村村,明确产业项目带农益农功能,通过基地务工、土地流转等形式,每个项目都要带动一定数量的农户融入产业发展。

“我们每个产业都是市场化运作,都有一个市场主体、一个技术服务团队,并能带动一批群众受益。”王元涛说,一些不能让群众受益的项目,他们坚决不上。

深化“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中村村建立“三统三金”利益联结机制(统一产业规划、统一流转土地、统一招商引智,群众赚取租金、薪金、股金),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3000亩,实现了地里无闲田、家里无闲人、邻里无闲事、村里无信访、农户不返贫。

“我们的产业看得见、摸得着,结出了‘共富果’。”王元涛说,白鹤湾田园综合体实现年产值5000余万元,带动全村820多户群众户均增收3000元,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中村村四大主导产业辐射周边3个乡镇,带动800余户群众增收致富。

“营造好环境,引得客人来。”近年来,中村村持续深化共同缔造理念,以乡村建设“六件事”为抓手,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提升乡风文明,全力打造休闲旅游“后花园”。

乡村美了,产业兴了,生活富了……如今的中村村,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位村民的脸上。

(十堰日报记者 记者 邓华 曾雨)

(责任编辑:邹怡)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