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启航新征程 红火过大年——房县2023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综述

房县新闻网讯 特约记者 陆龙杰 报道:从首届春晚到火龙点睛,从万人空巷的大巡游到摩肩接踵的烟花秀,2023年这个春节,房县的群众文化活动可谓是精彩纷呈,热闹非凡。从县城到乡镇,从广场到集市,从流光溢彩的不夜天到游人如织的西关街,春节系列文化活动,让群众直呼过瘾,“年味”十足!久违的欢歌、炫丽的烟花、翻滚的火龙……都温暖回归,每一场、每一次都带着地气、冒着热气、聚着人气,这些送到群众心坎上的文化盛宴,让房县在浓浓的年味中尽展传统文化之美、尽显提振信心之势。一场场视觉盛宴和文化大餐,也让群众在大饱眼福的同时,感受着房县之变、房县之美、房县之希望。

文化大餐,精彩纷呈

一是主题明确。2023年春节是迎接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首个农历春节,本次房县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以“诗酒远方  幸福房县”为主题,突出喜迎二十大、启航新征程、红火过大年主线,一场场别具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精彩上演。舞火龙、舞狮子、划旱船……等传统民俗表演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了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让广大群众充分释放着疫去春来的乐观与豪迈;首届春晚、十三大巡游充分融入对房县“诗经、黄酒、野人”三张名片的宣传,凝聚了房县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县”的强大精神力量;音乐快板《谱写绚丽新华章》,歌曲《不忘初心》《我的家乡九道梁》等节目展现了党领导人民奋勇向前,不断实现幸福生活的铿锵步伐和初心不改,描绘出了房县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壮美画卷,令观众仿佛置身于房县的山河美景之中。展现着人们对新生活的热爱与过大年的热情,让全县人民共享文化繁荣发展的丰硕成果。

二是内容丰富。本次春节及元宵节,房县共有“送春联、送福字”进农村进军营、乡村年货节、房县春节联欢晚会、“西关风雅颂 民俗中国年”、“千里房县·诗酒远方”2023年春节民间文艺大巡游、“房县非遗文化”展演、“二十大精神进万家·宣传宣讲”、新春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迎新春、贺新年影片展播”、礼遇道德模范等十大系列活动轮番交替上演。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各社会团体、市场主体等积极响应,密切配合,认真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不同形式的文艺活动,以不同形式的文化元素,为全县人民送上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使今年春节年味更浓、欢乐更多,全县城乡呈现出了精彩纷呈的喜庆场景,也为鼓舞全县人民群众奋进新征程注入了文化动力。

三是惠民利民。春节及元宵节期间,先后组织书法家协会、诗词楹联协会在城区及乡镇搬迁小区为群众、官兵义写春联,送福字,送美术作品等惠民活动21场(次),组织县直相关部门赴乡村开展新春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利民活动6场(次)。特别是围绕“人间烟火气 年味在房县”主题,举办文化惠民活动,在西关印象景区推出民俗百艺闹新春、西关跳蚤小集市、吃在西关—恭喜发财年夜饭+活动套餐、舞台主题晚会、西关印象常态演艺、火龙闹元宵、主题烟花秀等春节民俗活动,为新年增添了浓浓的年味,让春节仪式感满满。特色小吃、汉服体验、民俗非遗文化展演等项目轮番来袭,吸引了大量游客,景区再现了“人从众”的火爆场面。房县黄酒、卷卷一度供不应,俏销省内外。据统计,假日期间,西关印象话题点击量超过2.6亿人次,获十堰市景点好评榜第一名。

四是安全有序。尽管是首次春晚,自己操刀,但我们做到了“零差错、零失误、零缺陷”;尽管是阵容庞大,火龙翻滚,但我们做到了“零事故、零火灾、零伤亡”,尽管是千人表演,万人观看,但我们做到了“零死角、零怠慢、零投诉”。当人们谈及这次节日系列活动,最值得欣慰的评价就是“安全有序”。春晚安全有序,大巡游安全有序,舞火龙安全有序,城里乡下、大街小巷……无不体现出欢乐祥和、安全有序的节日氛围。在本次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中,县委宣传部强化统筹协调,强化工作调度,各相关责任单位强化大局意识,服从统一安排,做到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县公安、应急、消防、城管、信访等单位将安全保障贯穿活动始终,周密制定安保维稳、应急管控等各项预案,全面梳理排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快解决,坚决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各项活动安全有序。本次春节系列活动还坚持“节俭、开放、务实、惠民”原则,反对铺张浪费,力争用最少的钱办更高品质的活动。

好戏连台,安全有序

一是党政推动。本次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充分彰现了党对繁荣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视与关心,体现了政府对春节文化活动的主导。县委常委会先后三次对做好2023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作出部署,听取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无论是春晚,还是十三大巡游,无论烟花绣还是火龙闹元宵,都能看到县四大家领导与民同乐的身影。在家的县四大家领导全部都出席春晚现场,全部都参加了十三大游行观礼。县委书记纪道清、县长谢晓鸣等县领导亲自参加火龙点睛仪式并现场为火龙点睛。

二是城乡联动。节日期间,县城里是好戏连台、精彩纷呈,乡村也是风生水起,各显神通。门古寺镇项家河村、野人谷镇千家坪村、青峰镇青峰街社区、大木厂镇大木街社区分别都组织举办了自己的春晚,还和县首届春晚视频连线互动。军店、红塔、青峰、白鹤、窑淮、上龛等乡镇还分别组织开展了春节大拜年、文艺大联欢、乡村年货节、民俗文化展演等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不同形式的春节文化活动。

三是网络互动。把线下的精彩瞬间搬到线上去,让全国人民都能看到房县这个春节是多么的热闹、多么的喜庆、多么的祥和!首届春晚、十三大巡游、火龙闹元宵等都实现了网络直播。县融媒体中心还通过网上平台组织开展了“你最喜欢的表演队伍(游行方阵)”网络投票活动。县内30余名网络大V纷纷观注春节文化活动,拍摄、制作、发布相关短视频达2000余个。县委网信办严格落实24小时网络值班制,密切关注涉房网络舆情,网上舆论平稳有序。

四是媒体涌动。节日期间,学习强国平台、新华社、人民日报、湖北日报、湖北卫视、十堰电视台等中央、省、市各类媒体纷纷将目光聚焦房县,将镜头对准房县,将版面留给房县,在荧屏亮相房县。新华社、中新社刊发的《湖北房县:千人参演  万人空巷  民间文艺大巡游接头“闹春”》《“诗祖故里”湖北房县举行大巡游  闹春习俗源于唐代》浏览量均突破100万。湖北卫视《湖北新闻栏目》以《十堰房县:火龙飞舞  特色民俗祈丰年》,用时4分多钟报道房县火龙飞舞闹元宵的热闹场面。湖北广电推出的联动大直播《江湖春来闹元宵》节目。十堰晚报微信公众号刊发的《万人空巷 今天房县火了!》浏览量达5万多。据统计,房县春节期间系列文化活动共在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发稿40余篇(条)。

五是社会感动。本次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得到广大干部群众、在外游子、兄弟县市等社会各界的一至好评。来自十堰、竹山、谷城、保康等周边县市的客人纷纷点赞房县。中国好人袁格斌、中科院院士邓子新、房县广东商会全体成员等房县籍在外人士纷纷通过网络及视频为家乡点赞,向家乡问好,祝愿家乡越来越好!年逾九旬、现居住北京的房县籍国防科普作家毛文戎在网上看到正月十三大巡游后,由感而发,写下《首都北京看故里——网络观看房县电视台正月十三文艺巡游有感》的300余字叙事诗,通篇体现了毛老对家乡故士的眷恋,对房县变化的感慨。十堰市作协会员、房县知名作家犁耙水响(笔名)即兴赋诗一首——《奏响春天奋进曲》,表达对正十三大游行的赞美与房县未来发展的美好展望。

广泛参与,弘扬传统

纵观本次春节系列文化活动,集中体现了群众的广泛参与,体现了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体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我们今后如何办好类似群众文化活动给予了几点有益的启示。

必须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春节文化活动是群众性文化活动,必须坚持群众主体地位,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让广大群众尽可能都参与进来。做到群众是演员,群众当观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央视、湖北卫视拍摄的春节特别节目,200余名演众均来自社区、乡镇的群众。元宵节期间120余名舞动7条火龙的表演者都是自发来自城关地区的社区群众。在晚春节目中,来自基层群众的表演队伍有9支共300余人。十三大游行,除城关各社区9支600余名的民俗文化表演队伍外,还有来自红塔、白鹤、门古等3支100余外乡镇群众表演队伍,游行当天,近20余万名群众涌上街头观看大游行盛况,充分彰显群众文化活动的无穷魅力。

必须坚持共同缔造理念。在这次系列春节文化活动中,县委发号召,县委宣传部牵头抓总,各部门心往一处想,尽往一处使,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各端一盘菜,共办一桌席”,将共同缔造的理念充分应用到筹办春节文化活动各环节中来,掀起春节文化活动一轮又一轮高潮。节前,各部门围绕办什么样的活动、怎么办好活动多次召开座谈会、碰头会、研讨会,最终达成共识、形成方案,实现决策共谋。各部门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实现活动共办。交通疏导、安保维稳、应急处置……等按照条块结合、精准施策的方针,大家一起商议解决的办法,实现活动共管。网络投票“我最喜爱的表演队伍(游行方阵)”,让广大干部群众对活动开展共评。最终让所有的干部群众共享春节系列文化盛宴。

必须坚持传统文化根脉。在这次春节系文化活动中,传承数千年的诗经民歌被搬上春晚的舞台,轻盈的舞姿伴随着美妙的歌声,舞蹈《山风》、歌伴舞《关雎》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精彩的舞美效果感染着每一位观众,充分展示了诗经民歌在房县代代相传、口口相传的事实。正月十三大巡游则将30余支游行队伍分为风、雅、颂三个篇章,让驻足观看的群众体会到房县历史文化的厚重,增强了文化自信,塑造了精神家园,凝聚了共同奋进的精神力量。除读诗经外,火龙也是在房县也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们房县的非遗文化,还有舞狮子、划旱船等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诗经、火龙等优秀传统文化是房县地方历史文化的根和魂,它寄寓着我们全体房县人的乡愁记忆和价值认同,是根是魂,我们开展文化文艺活动,就必须要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林敏)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