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邓辉 | 上湾人家

冬日的一个周末早上,雾渐渐散去,我们一行五人相约去化龙镇上湾村游玩。记得去年国庆节期间,我们奔着传说中的千年鸳鸯柏去游过一次,那里的青山绿水,上湾人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朋友说:上湾村又新增了几个景点,大棚蔬菜基地规模大增,农家乐也开了好几家,上湾村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了。

我们轻车熟路,从县城半岛湾出发,沿着省道经军店,过车家湾,进上营,看着老橡树右拐沿河而上。车在路上前行,河两岸的山势呈“n”型不断地往后退。村庄也随盆地散落在河湾的两边。我们把车停好,过了漫水桥,就见到了苍劲挺拔,高大黑森的鸳鸯柏。我们走过去,有的人忙着拍照,有的人高兴地去推磨盘碾子。我则像见到了老朋友一样去亲近鸳鸯柏。用脚量一量它们根部的距离近了没有,用手摸一摸它们的表皮厚实了没有,仰头看一看它们的头顶长高了没有。它们那些粗长的枝丫相互交错,多像一对饱经沧桑的百年眷侣啊,不离不弃,相互扶携,相互鼓励,一起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一起用坚强的心温暖着对方,慢慢老去。

站在鸳鸯柏的院场里,向东望去,近处是青乎乎的长角矮辣椒,几十亩地的辣椒成垄成行,有些壮观;远处呢!有沿河栈道,有农耕田园,有树上餐厅,有座座色彩斑斓的小山坡。由东向西环视,山山相连,那些散落的村子里白墙黑瓦的房屋掩映在绿柳竹林之中,如一幅幅写意的山水画。我们看到艳阳下,片片白色的光伏发电板闪闪发光,许多工人师傅正在大田里焊接新的蔬菜大棚骨架。走不多远,一个鱼塘惹人注目,鱼塘周围有木制栈道,可供游人游玩和垂钓,鱼塘里,不时有金鱼和草鱼来去游弋。路边的菜园子里,青绿的葱蒜,白菜、冬萝卜和菠菜,生机盎然。一个朋友发现园子边上长着肥嫩的腊菜和地米菜,也不怕露水,挽起袖子就忙乎起来,不一会儿,就拾掇了一小口袋新鲜的野菜,看着带着露水的嫩野菜,我们都称赞不已。寻一处洗手,发现岔路边有一间古色古香的仿古木制结构的房屋,门锁紧闭。匾上曰:上书房。从格子窗望进去,里面摆放着几架书籍。这实际上就是一间充满乡土气息的农家书屋,叫“上书房”,我心中暗想:这是不是显得有些高大上的虚空之感呢?!我们在“上书房”外徘徊许久,正闲谈着,朋友的一个表亲开着电动三轮车赶过来,热情地招呼我们到她家去做客。我们怕麻烦,同时又知道她在一个蔬菜大棚老板那里打工,中午是要给许多工人做饭吃的,就婉言谢绝了她的好意。她有些歉意,赶忙跑到一个小商店里给朋友的女孩子买来一大包零食吃。她又热情当向导带我们沿河游玩起来。

我们漫步在堤岸上,河坝上有几位妇女在浣洗衣物,她们扬起的棒槌落下去,惊起一群鹅鸭嘎嘎地飞跑乱叫;河对岸边,一台挖土机正与一群砌石岸修河堤民工忙们碌着。我们身着棉衣羽绒服缩手缩脚,他们却敞开衣襟干得热火朝天。想来过不了多久,两岸的河堤会更加整齐牢固美观,也会更好起到防洪灌溉的作用吧。

穿过一块块腊水田,来到东山脚下的“农耕文化”田园。靠山的一面有高低逶迤的青砖砌成的雕花镂空砖墙,墙外的山上林木草色红绿黄层林浸染;墙内一个长廊,几个蘑菇草亭,还有一大片一大片黄中泛绿的草地。草地上有偌大的石磨石碾子,有钢筋与藤草纬编的耕田铁牛,有两个头戴草帽的农人用风车风谷子,有使牛匠手扶犁铧鞭打水牛耕地的造型,看上去蛮有农耕文化的意味。有几个游客兴致勃勃地去坐铁牛转方向盘和扶犁把拍照,可惜都有形无神,显得浅薄无力,缺乏农民劳作的泥土气质,好在大家都是来游玩一乐的,没有几个懂得农耕文化的内涵。

一路上,朋友的表亲与朋友唠嗑的甚是热闹。她们谈到在北京一起打工的艰苦日子中怎样风雨同舟、相互帮扶的故事,听来十分感人。又聊到在北京的夜市做烧烤生意如何辛苦,但赚钱又多像扒拉林子里的枯叶子一样容易。可是,为了家庭,为了孩子读书,为了赡养老人又不得不回到上湾老家。如今在村子里浙江老板的蔬菜大棚打工,一个月两三千块钱工资,不怎么累,还能照看家里和孩子读书,也就心满意足啦!朋友说:“不操大心,有活干,有钱挣,难怪你比以前又白又胖啦!”听到朋友的羡慕,朋友的表亲笑声爽朗道:“哎呀!没有办法呀,吃得下,睡得着,就是好长肉,胖得难看死了。”谈到大棚,她说:近段时间,大棚里的长辣椒、四季豆和莴笋销量很大,本地的许多农村妇女都在大棚里干活,工资不拖欠。在家门口干活挣钱,又能照顾家里,大家都觉得日子过得蛮舒坦。我们听了,都为这美丽乡村里的上湾人家感到高兴。

大家有说有笑地沿着靠山脚的栈道一路下行,不觉来到了河边的“树上餐厅”。这是沿河一大片小树林。林子里有高大的刺槐树,有冲向云霄端直的水杉树,有垂柳毛柳树,也有老榆树花栎树和红枫树。秋天绚烂的色彩依然有一部分延续在这冬日暖阳里。踩着白石子地上的落叶,看看穿梭在树林中的餐厅,倒有一番别致的情调。餐厅的下面有一排古色古香的木格房子,里面摆放着液化气、烧烤架子、餐桌与一些椅子,柜子里还有炊具,朋友的表亲说这是供游人做饭、烧烤体验用的。可惜,因为疫情,似乎好久没有人来使用了。小树林里有几个儿童玩耍的滑滑梯、小吊桥和月亮牙、白玉镯秋千,那些活泼有趣的造型给爱游戏玩耍的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无邪的童真与咯咯的欢笑声感染了我们几位成年游客,我们也过去体验一把,那种放松愉悦的情绪,恍惚中把大家拉回到童年的美好时光里。欢笑声与惊险的小刺激在大家的脸上和心里跳跃冲撞,犹如冬天的阳光从斑驳的树影里漏下来,温暖的光的斑点驱赶着地上的灰暗阴影。小树林的院场中央有一个铁架篝火坛,上面有烧过的木柴炭灰和枯焦黄叶。可以想象,曾经的某个晚上,在这里举行过一个篝火歌舞晚会,那么当时青年男女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载歌载舞,互诉衷肠,这乡村夜晚的景象该是多么的浪漫与美好啊!

我们从“树上餐厅”的河堤下到河床里,经过大小石磨搭配的石步子到达对岸,沿着河边沥青路往停车的方向走。不一会儿,看见堤岸边有几块“好人榜”,有上湾村一组的互助榜样——郑传喜。他心存善念七年如一日照顾四位年过七旬的“五保老人”,为老人们送菜送粮,先后为几位孤寡老人料理后事,他的古道热肠温暖着村民们的心。上湾村四组的李身国是一位倡导人情新风的身边榜样。前些年,农村刮起大小事俗气的待客风,频繁的往来礼金给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沉重负担。李身国带头拒绝人情风,不仅自己不待客,其他村民不是婚丧嫁娶,一律拒绝吃请上礼。时间一长,村民们从李身国倡导的“少点人情,多点亲情”的新风中觉悟起来,大家在他的影响下,村子里逐渐形成了“简办事、简交往、勤创业、俭持家”的新风尚。朋友的表亲把我们领到另一块好人榜前,向我们介绍了上湾村五组的李兴坤重视好家教的榜样。“他们一家9口人生活在一起,婆媳和睦,夫妻恩爱、子孙兴旺。家教好,互敬互爱是和美家庭的秘诀啊!”她喝了口矿泉水,又饶有兴致地说起同村五组霍富全是怎样成为“脱贫榜样”的。“好人榜”上四个身边的新风榜样,他们都是上湾村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平凡而又看得见、摸得着的感人事迹,每天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人。从他们身上,我清楚地看到了新时代农民们淳朴善良,坚强不屈,热爱家乡,不断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往前又走了一段路,一块几十亩绿油油的麦田映入我们的眼帘,让人眼前一亮。在这萧条的冬日里,绿茵茵的麦苗正在孕育着生机,准备在春天拔节长高。希望的田野上,美丽乡村正在振兴;希望的田野上,也正酝酿着勤劳朴实农民朋友的美好梦想。“再见啦,下次来,你们一定要到我们上湾的老家里来做客呀!”朋友表亲与我们挥手依依惜别。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远处的蔬菜大棚里,我们也开始上车返回。

别了,相依为伴的千年鸳鸯柏;别了,美丽乡村的上湾人家。

(责任编辑:黎娟)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