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党旗飘飘】张明国 :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房县新闻网讯 记者 绳晓 实习生 徐贺 报道:他是一名坚守一线的基层工作者,入党多年他始终牢记初心勇挑重担,把平凡的工作岗位当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主战场,奋力冲刺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最前沿,他就是土城镇穿山堰村党支部书记张明国。

张明国于1989年入党,至今已有33年,但提起当年入党的情形,他仍然记忆犹新。他告诉记者,当时他87年入伍,88年遇上抗洪救灾,所有的党员干部冲在第一线,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有的党员不惜自己的生命,对他触动很大,于是他在89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心决定向党组织靠拢。

在部队,张明国军事素质过硬、作风优良,部队打算把他作为重点对象培养,但为了远在家乡的父母,张明国选择退伍回家。退伍转业后的张明国被安排在土城镇镇办企业上班,但由于乡镇企业减少,在企业干了十年的张明国失业了。

“那时候我从来没要求政府再重新给我安置工作,当时的国家比较困难,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本着我的党员的职责和党员的身份,我没有给政府找困难、找麻烦,毅然地出去打工。”张明国回忆到。

部队不仅锻造了张明国的党性,同样锻造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外打拼十年后,张明国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后就回到了家乡。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他觉得自己富了不算,还要发展产业,带动老百姓致富。在2018年,张明国当选为村书记。上任后,他立刻把工作重心投入到了发展产业这场硬仗中。

张明国表示,2018年以前村上没有产业,农户都靠外出务工增加收入。从2018年以后,村集体跟龙头企业、农户带头的产业,带动了全村老百姓在本村上务工,增加了经济收入。当地村民张宇便是在村集体的带动下,成长为食用菌种植大户。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和张明国在地栽木耳基地查看木耳的长势。

“我在我们村发展的是黑木耳产业,就是春秋两季一共发展了是二十亩,总共大约二十万包左右吧,带动老百姓务工应该有四十人左右,他们在这干活干得多的一年的收入大概在一万块钱。”左右穿山堰村村民张宇兴奋地说。

现如今,土城镇穿山堰村产业遍地开花,在张明国的带领下,穿山堰村通过推行“党支部+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四位一体”服务发展模式,成功流转水田100余亩种植糯稻,发展春秋季木耳30亩、生态养猪200头、林下养鸡15000只、精加工红薯粉条等方式以小作坊带动大产业发展。

张明国告诉记者,现在穿山堰村的产业、村集体经济,每年要增收10万以上,在家不能出门打工的妇女,每年最少的收入是接近8000元以上。在我们村集体合作社就业的大概是60人往上。

在日常工作中,张明国以身作则,严格要求村“两委”,牢记宗旨、勇于担当,时刻关心群众、体谅群众,并通过入户走访、召开专题会等多种方式帮助群众纾难解困。

穿山堰村村民张宇说:“这书记当得说实话非常好,我们老百姓非常拥护他,也非常信任他,在他的带动下我相信我们产业村会越来越好。”

“清廉执政受监督,凭心待人一眼目。一届任上致富路,立志投身写历书”。这四句话是张明国在2018年村党支部书记任前座谈会上许下的承诺。一份信念坚守至今,一路走来张明国在自己工作岗位中持续发光发热,也获得了很多殊荣。在张明国的带领下,穿山堰村早已成了远近闻名的“红旗村”“先进村”,他个人也先后荣获房县最美退役军人、房县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等荣誉。

张明国表示,下一步,穿山堰村将加强村党组织自身建设,抓好班子带队伍,抓好人才培养,选优配强后备干部,大力发展党员,产业发展结合本村的地栽木耳优势发展规模,打造一村一品,成为穿山堰村支柱产业,让群众收入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责任编辑:绳晓)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