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房县:打好“五张牌”,加快产业振兴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刘林  报道:近年来,房县把产业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重点打好“五张牌”,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筋壮骨,全力打造特色农业名县。

打好“特色”牌,壮大产业基地规模。该县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紧盯市场需求变化,突出生态底色、地方特色、产品成色,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种养加结合,农文旅融合”的原则调整种养结构,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林果、中药材、山羊、茶叶、蔬菜、黄酒、烟叶“八大”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增效、农户增收。全面落实“链长制”,重点发展菌、畜、药、烟、茶、黄酒和蔬菜七大产业链,打造示范园区、核心片区,建设百里茶叶长廊、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百万亩中药材基地、百万吨蔬菜基地,着力打造优势产业片区。2021年全县发展烟叶4.3万亩,新建茶园3万亩、林果基地5000亩,播种药材2.2万亩、蔬菜19.8万亩,发展段木食用菌10万架、袋料食用菌4500万袋、羊肚菌1万亩,全县特色产业基地达到135万亩。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产业专业乡镇、专业村,创建专业乡镇8个、专业村80个。

打好“科技”牌,提升产业发展质效。组织农业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乡村、走进田间、登上渔船,将各项惠农富民政策、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优良品种、市场信息直接送到千家万户,用科技引领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切实促进农民增收。加强校地对接,深化产学研合作,同华中农业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签订了产业研究院建设合作协议,建立了特色农业、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与利用等5个特色产业研究院、12个研究中心和1个黄酒产业学院。同时,开展技术咨询、现场指导等科技下乡活动,接受农民关于种子、农药、化肥以及其它生产资料方面的咨询投诉,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目前,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0余期(次),发放技术资料20000份,培训农民22000余人次,发布农业科技信息260条。

打好“服务”牌,优化农业发展环境。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对资金短缺的农户提供资金支持。主动同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签订了《农业担保贷款合作协议》,加大对县内农业经营主体的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已累计为86户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5390万元。对于正在建设中和已投产的农业种植项目,及时协调处理出现的问题,统一标准建棚,统一品种种植,同时拓宽服务范围,加快新技术、新成果推广转化应用,保障种植效益。为有效降低农户发展产业风险,县政府对农户发展食用菌、烟叶、茶叶、羊肚菌产业统一购买种植保险。

打好“龙头”牌,发挥引领辐射效应。该县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以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现代农业龙头产业为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外来种植户和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投资开发优质农产品,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整合资源,集聚优势,扶持基础好、潜力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化经营提档升级;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龙头企业有力带动了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经营性收入。全县培植规上龙头企业84家(市级以上26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475家、家庭农场143家、专业大户688家,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有劳动能力脱贫户(监测户)实现全覆盖。

打好“市场”牌,畅通产品销售渠道。高度重视流通协会和销售队伍的建设,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实施优质基地品牌战略,积极帮助规模大、实力强的合作社提高产品竞争力,着力打造富有房县山区特色的地方品牌。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群众拥护的合作社领头人,切实提高合作社社员种养、管理、销售等技术水平。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落实消费扶贫政策,用好“扶贫832”平台、房县贡礼京东房县馆、房州味道等电商销售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交易额4.29亿元,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积极对接国家能源物资有限公司和京东集团,与房县签订农特产品产销对接战略合作协议,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

(责任编辑:吴永逸)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