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脱贫攻坚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一员”“四子”献扶贫

一、我是一名党员

2018年6月23日刚上班。县卫计局党委书记,局长卢启辉找到我很严肃的说了这样一番话“根据 工作需要,组织上打算交给你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到万峪河乡的一个深度贫困村去驻队,任大堰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员。那里条件很艰苦,工作量很大,你不用着急答应。考虑成熟后回复我,毕竟上有七八十岁的父母,下有尚在小学的孩子。家庭责任也很重,对上要尽孝,对下要尽责,很不容易。”说实话,我当初的确犹豫了一下。毕竟他说的都是现实,也是我最大的牵挂。片刻的犹豫与思量之后,我就接受了这个任务。胸前的党徽那一闪而过的光瑞刺着我的眼,也照亮了我的心。我告诉自己,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能以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投入到这场旷古烁今的伟大战役中,是我无上的光荣。这个经历也将是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回到家后,我把这个事情与父母和妻子做了简单的交流。不出意外的被通情达理,识大体的他们答应和支持。组织的期盼、领导的信任、家人的支持.....我很感动。

简单收拾完行李,告别家人驱车前往那个深度贫困村--万峪河乡大堰村。进入大堰村地界的那一刹那,“我的妈呀!”还是脱口而出。纵然我有着20年的农村工作经历,纵然我已经在心里做了很多个假设,眼前所见到的依然让我瞠目结舌,甚至微微有些后悔自己做了一个草率的决定。一车宽的路两旁杂草丛生、高度营养不良的小树东倒西歪挤占着小路的空间,路面呈断崖似的崎岖不平,汽车底盘摩擦路面发出刺耳的吱吱声。道路两旁间或稀稀落落地出现一两院人家。低矮的泥土房无精打采的趴着。山大人稀是这里主要的特点,地少石头多。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看到这贫瘠的土地,也不能猜到这里的人们过着怎样贫穷的生活。

村委会离乡政府有半个小时车程。周边两三户人家,连一个小小的商店都没有。我们想要买点什么东西都得往返一个小时前往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可想这里的老百姓生活是怎样的不易,怎样的不便。门前有一条土路,车一过,尘土蔽日。路下的小河,水少得可怜,寂静无声地流着勉强维持着“河”的名声。也幸亏有这条河的存在。我们在断水的日子,可以去积滩打水吃,在冬天管道被封的时候,我们破冰取水。带着五味杂陈的感受和心情。安营扎寨后就开始了自己精准扶贫的驻村生活。

二、我是一枚钉子

进入村子不久,我发现一个问题: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底子不清不楚、信息似是而非、数据模棱两可、各项帮扶措施及享受 政策说不清道不明。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做到“一户一策、因户  施策”,势必成为空谈。我决定用最短的时间跑遍了所有的贫困 户,一家一家了解家庭的人员结构、子女生活现状、农业生产状 况、务工就业情况、子女读书就学情况、家庭成员身体状况、生 产生活资料、种养殖情况、住房饮水情况、以及各类惠农政策。

记得那是一个雨后的清晨。泥泞的黄泥路、车是没办法走的了,没办法,我们就只能步行。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在泥浆中前行....等我们到了老乡家,老乡笑岔了气。指着我“张了嘴”的鞋子说“戢同志,来来来,今天我为你扶贫了”。说着拿出一双解放鞋,让我换上。经过一个多月的钉子劲儿,终于完成了大堰村的精准扶贫核心数据信息的收集与梳理工作。“政策到户、干部到人”一览表应运而生。每家每户基本情况一目了然、生产就业现状一清二 楚、政策享受情况一望而知。为扶贫导向与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数据支撑。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首肯与赞誉。

三、我是一个“傻子”

驻村工作事情挺繁琐的,大到项目建设,小的家长里短。有许多人说“你们就是搞精  准扶贫,别的事情与你们有什么关系,就是个傻子”。群众满意就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傻一点儿又有什么关系呢?那是一个大雨滂沱的下午。乌云密布,大雨如织,强大的降雨让河水瞬间暴涨发黄。因为工作需要,放弃了周末休假留在村上的我与第一书记吴书记见到此情此景,我们首先想到危房户姚大洪。他家地处低洼、房屋老旧,且姚大洪身患重病,而且电话也打不通。如果发生泥石流,后果不堪设想....下午三点的天已暗的不成样子,仿佛到了晚上一般。生命中重于泰山,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我和吴书记决定冒雨前去姚大洪家。天依然暗夜般阴沉,开着车灯也只有一米左右的可见度。修建中的盘山公路,经过雨水的冲击,满地泥泞。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下来或减弱的意思。雨点砸在车顶上,让人的心也跟着一起颤抖。车在打滑和漂移中艰难的一步一步挪动,小心翼翼的连呼吸都尽可能的忍着。这是个漫长的经历。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那天用了多久,经历了多少危险才到达要姚大洪家。当见到这一家安好无虞时我们两个人彻底的瘫了...

四、我是个珠子

扶贫成效重在发展生产力。产业发展农民能增收才是硬道。产业发展要想着全村遍地开花,必须要培植一个能人大户来做榜样带动,必须要有一粒珠子照亮前进的路。村两委与工作队决定 将刘世容做作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示范户来扶持。恰好刘世容是我的帮扶户。刘世容其实是一个食用菌生产的“老人”了。但是因为技术落后、环境限制、销路狭窄,所以历年来基本处于保本经营。说干咱就干请教完专家后搜集了大量的食用菌培植技术资料交给他学习钻研,同时参加了乡人社部门组织的食用菌生产技术培训,解决了技术的问题。然后为其争取钢构食用菌大棚的免费使用,解决了生产条件的问题。 2020年成功培植食用菌三万袋,预计能增收12万元。刘世荣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给我报喜“戢同志,这些年来我的食用菌从来没有这么高的成活率。可真的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村两委、感谢你和工作队!”听到这一连串的三个感谢,我们都忍不住的笑了。为进一步拓宽食用菌销 路,我也开通了微商号。将大堰村的食用菌包括其他的农副产品  在网络平台上宣传出去推销出去。在产业大户的带动下,食用菌产业目前已成为大堰村的热门产业、支柱产业。广大群众的热情积极高涨。

五、我是一个“儿子”。

我常说“结对就是结亲”。不仅要在生产上对他们予以援手,更要在生活上加以关心,像对待亲人那 样的关心。陈春洪是我口中的“陈叔”,陈叔老两口子女虽然不少,但大部分都在外地生活。陈叔、陈婶年龄大了,生活上有诸多不便,有个头痛脑热,全凭自己硬撑着。我对他说“陈叔,我把你们当亲人,你也不要拿我当外人。你平时有什么困难尽管给我说。你们就跟我的老辈子一样。”陈婶有慢性病,平时拿个药非常不方便,于是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从县城买好慢性病的药送到家中去。逢年过节什么的,带上一些生活必需品去看望一下,帮忙收拾一下屋子,打扫一下卫生。疫情期间专程为他们送去了体温计和口罩。陈叔常对人说“戢同志对我们啊,比自己娃子都还要过细一些。”转眼到大堰村驻队已经有两年了。在这里经历了太多太多,有苦也有甜、有泪也有笑、有辛酸也有幸福、有劳 苦也有欣慰... 更主要的是目睹和亲历了一个深度贫困村的乡村 巨变。

现在的大堰村,山青了、水绿了、路宽了、房子漂亮了、 环境整洁了、电 视能看了、电话能打了、群众的精神面貌变好了、 钱包变鼓了、幼儿园的书声朗朗、文体广场上欢声笑语....

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突然间涌上一丝不舍...也祈祷大堰村的明天会更好!

(责任编辑:王怡天)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