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我的脱贫故事|特色产业撑起致富梦——房县白鹤镇三棵树村脱贫见闻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万军 刘夏丹  报道:盛夏时节,繁花似锦,笔者跟随房县白鹤镇三棵树村驻村第一书记宋世军走进该村,聆听乡亲们的脱贫故事。

汽车穿行在蜿蜒曲折的绿色皱褶里,阵阵山风拂过,花香沁脾,空气清新,时而可见三五成群的牛羊在山坡上吃草,群群鸡鸭在林间觅食。“我们不搞高大上、一刀切,而是依托山林优势,因户施策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谈起三棵树村的扶贫成果,宋世军满脸自豪。

贺德军:凭喂猪发家

“宋书记快到外面坐,堂屋里正在拌猪饲料有灰。”看到我们走过来,贺德军连忙从家里往外搬椅子,请我们坐下。

“年初刚卖了一窝五头小猪仔,赚了万把块钱。前两天又杀了一头肉猪,城里两家一人一半买走了。”谈起养猪成果,贺德军满面笑容。

“我们这里山林宽广,猪草遍布山野,适合发展生态养殖。”贺德军一边往猪槽里倒食,一边和我们聊天,一只只膘肥体壮的大黑猪飞快地跑过来吃食。望着抢食的猪群,贺德军咧嘴笑了起来。

贺德军一家4人,2014年被纳入贫困户。在村“两委”的帮扶下,他因地制宜开始养猪,最初养了2头母猪,慢慢摸索经验,扩大养殖规模。2016年,他养殖的生猪出栏28头,让家里摘下贫困 “帽子”。2019年,他养殖的生猪出栏13头,还有1头母猪、4头生猪存栏。

“目前,村上帮我们建了水窖,解决了养猪关键的水源问题。我准备着手发展一个能容纳50头生猪的养猪厂。光脱贫还不行,我还要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奔小康。”贺德军谈起自己的养猪计划信心满满。

刘会学:靠养牛脱贫

“宋书记快来吃个鸡蛋,走这么远的山路一定饿了。听说你们来,我煮了几个鸡蛋。”刚一进门,刘会学的爱人赵国珍拿着热乎乎的鸡蛋就往我们手里塞。

“我一无资金二无技术,2014年因伤病欠30多万元外债被纳入贫困户。当时我就想,欠的账不知哪年哪月才能还清。”说起当年的困境,今年61岁的刘会学眼里含满泪水。

“后来宋书记到家里帮我们找门路、想办法,建议我养牛。可养牛成本贵,一头小牛崽得四五千元。”刘会学回忆说,自己当初并不敢养牛。

“我们先让他试养了两三头牛,到2016年,有了一定养殖经验,我们又帮他贷了10万元无息贷款,这一年他养了15头牛,当年卖了12头,仅此一项就净赚6万元。”说起刘会学的养牛经历,宋世军如数家珍。

“这几年我靠养牛、喂猪、种地增加收入,慢慢还清了所有外债和银行贷款,现在轻轻松松发展产业奔小康,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我们的宋书记。”刘会学拉着宋世军的手连声道谢。

谢永成:种香菇致富

谢永成今年55岁,2014年被纳入贫困户。他经常参加县里组织的食用菌培训,熟练掌握了代料香菇种植技术,逐渐成长为本村香菇种植“土专家”。

“由于没有资金投入,我种植香菇一直是小打小闹,收入并不高。”谢永成说,“一袋香菇毛利能赚8元,净利能赚4元。”

“2016年,在宋书记的协调下,我贷款10万元,当年种植1.5万筒代料香菇,净赚6万元。2017年和2018年,我各种植2万筒香菇,两年净收入16万元,顺利实现脱贫。2019年,我还用自己种植香菇赚来的钱帮儿子在县城租了一家铺面,开起牛肉面馆,解决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问题。”谢永成说话间脸上写满了成就感。

“今年村上发展5万袋香菇,请我管理,并以技术入股分红。如果发展得好,将成立香菇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愿意种植香菇的乡亲一同致富奔小康。”谢永成信心满满地说。

“近几年,全村因户施策把219户贫困户链接到特色产业上,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2100元增加到11110元。2019年,村集体光伏发电收入5万元、养猪2万元、养鱼3万元,年收入达10万元,实现了村出列、户脱贫。”村党支部书记杜明合告诉笔者。


(责任编辑:林敏)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