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记者 杨正强 通讯员 吴勇星 报道:刘吉华,今年47岁,住土城镇黄泥沟村。只有初中文化的刘吉华与妻子长年在外务工,上要照顾患精神疾病的老母亲,下要照顾两个儿子,一家五口人住在土坯房里,生活艰苦。
刘吉华2014年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说起过去的贫困,刘吉华都不好意思,他老是说这个贫困户的帽子感到特别难受,在众人面前真是抬不起头。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刘吉华原本的务工计划。过完年后,到处封闭状态,原来的上班的工地也停产了。刘吉华在家天天愁着老母亲每天的医药费和两个儿子的学费。
土城镇黄泥沟村居民刘吉华:“今年疫情,等了一个月又一个月,没有办法,家庭负担也重,我妈残疾30多年了,我自己的手也是残疾。”
村两委和各级帮扶干部看到刘吉华这个情况,也是非常着急,为了帮助他早日摘掉“贫困帽”,积极联系土城镇烟站及时向他宣传烟叶种植的好处。为支持和帮助当地群众种烟脱贫致富,县烟草部门实施了政策倾斜、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减灾投保和优质服务等多项措施,实现了“十统一”,即:统一大田整地、统一起垄、统一施肥、统一育苗、统一移栽、统一大田管理、统一采摘、统一烘烤、统一分拣、统一销售,最大限度降低种植户风险,保障烟农种得了烟、烤得了烟、卖得了烟、挣得了钱、脱得了贫、致得了富。
土城镇烟站站长李守武:“我们安排的有技术员每天下来,目前主要就是起隆和抗旱保苗,我们出资给他买了700米管子,配备了两个水泵。他种了45亩地,搞好了的话,(毛)收入就在15万左右。”
刘吉华了解后觉得种烟不仅“短平快”,而且上级烟草部门还有技术支持、政策倾斜,何况村里有的人已外出打工,为什么不流转他们的土地来种植烟叶呢?这时,黄泥沟村副主任吴作超已经在四处走访,看到哪家有闲置的土地,就帮刘吉华流转过来。不仅帮老刘流转到土地,还自愿给刘吉华担保贷款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刘吉华妻子:“我们刚开始要搞的时候都打破,不叫搞,说我们没种过,种不好,后来,村上烟站的都指导,我们种的还可以。”
种植烟叶,虽然辛苦一些,但比种植其他作物赚钱。2020年在烟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各级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刘吉华种植了45亩烟叶,烟叶一亩效益在3500元以上,扣除各种支出,净收入可以达到了10万余元。现在的刘吉华脸上都堆满了笑意。他老说,不再外出打工了,烟叶种植让我在家门口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以后不仅还要继续种植烟叶,还要带动其他群众一起种烟致富!
土城镇黄泥沟村居民 刘吉华:“今年在家种烟,信心是十足的,但是目前最主要的原因是天气干旱,烟苗影响太大,但是我们信心还是十足的,前几天给我们搞抽水设施,电缆线,水管子。烟站的技术员一天两次下来辅导,安排我们干,我们尽量的把烟的产量提高起来,尽量达到原来的客观收入。”
由于近期天气没有有效降雨,加之气温升高,为提高烟叶成活率,为后期烟叶成长丰收打下基础,刘吉华每天中午顶着太阳在烟地里抗旱浇烟,及时除草、起垄。土城镇烟站技术人员每天都盯着他的烟地,时时刻刻掌握当前情况,叮嘱他做好抗旱、抗病虫害、除草作业。种烟虽苦,但刘吉华和妻子看到地里茁壮成长的烟苗,看到一片片小小的金叶子,让耕耘托起了全家致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