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万峪河乡:“疫”线抢农时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马金安 解锐 报道:卡点值守、行人劝导、农机耕田、天麻下地、菌袋点种、木屑备料、猪崽繁育……3月3日,笔者走进房县万峪河乡的大山深处,到处都是农忙的景象。“疫”线不松,农时不误。春节过后,该乡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春备,引导贫困群众作好防疫的同时,以家庭为单位,分时、分段、分散下田进园,备耕备料,点种下种,播下希望。

合作社的战“疫”经

遮阳网随风鼓动的哗哗声,把寂静的小山村摇曳得不再冷清。在该乡栗子坪村“舌尖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60多个大棚依次排开,而里面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大棚都是分到户管理,现在有‘病毒’我们都得注意。”村民温建华一边码放着菌袋,一边给笔者介绍说。在扶贫政策支持下,2018年他们一家入股合作社,今年他们发展香菇6万袋,按每袋3.5元收益算,收入可超过20万元。

“舌尖”菌业的负责人解洋告诉笔者,万峪河乡政府开春就协调农商行给他贷款,有了启动资金,他一次备了50万袋的料,带动了2个村60余户贫困户发展代料香菇。“都是我把菌发好了,交给贫困户管理。”他分析,由于疫情影响了菌材供应,今年产量将会下滑,香菇一定能卖出个好价钱。“就是按去年的行情,我们上半年预计可卖200余万元。”解洋信心满满。

疫情中,在万峪河乡的田间地头,笔者明显感到春风扑面而来。

贫困户埋下丰收的种子

万峪河乡小坪村坐落于崇山峻岭之中,宛如世外桃源。安静的树林里,不时传来浓浓的乡音。

天刚一擦亮,汪翔一家4口人就上山干活了,“我打小都在这儿种天麻,已经有几十年了,只不过,现在的品种换了,产量更高。”汪翔说。

妻子挑选天麻种子,父亲和母亲帮忙在肥沃的腐殖土上刨开一条条坑道。父亲有智力障碍、母亲是聋哑人,但他们配合得十分默契。

笔者走上前去,前方一眼望不到头的林子里竟然种植近2万窝天麻。看着这些“杰作”,眼睛有残疾的汪翔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按照村里天麻加工车间的订单价,今年卖天麻的收入预计超过20万元。”

眼前的场景,让人找到了这个贫困户家庭的脱贫答案。在小坪村,天麻种植户有40多户,他们大部分都是贫困户,在疫情期间不等不靠,深入山林种植天麻共计5万余窝,用勤劳的汗水埋下丰收的种子。

养猪大户的心愿

最近几天,万峪河乡老人坪众鑫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洪波忙得不可开交,他和妻子每天24小时都在母猪繁育基地为100头孕猪提供全方位的照料。

“春上可繁殖800头小猪崽,我们这儿3个村老百姓都指望着它们呢!”洪波介绍说,“今年政府支持养猪,我要把周边养猪的贫困户全部带起来。”

原来,由于疫情的影响,近期市场上猪崽一崽难求,价格节节上涨,已经达到了1300多元一头。这对村里的百姓无疑来说是“天价”,所以大家伙儿都指望着洪波猪场里繁育出壮实的小猪崽。

提到猪崽的价格,洪波很严肃地说:“下的猪崽,我一分钱都不会赚大家的,乡亲们都是我们合作社的社员,平时没少给我帮忙,现在遇到疫情了我也要出份力,让大家都能买到便宜的猪崽。”

“我们安排得早、准备充分,从目前看,疫情对我们春播生产影响不大,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同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带领贫困群众如期走上小康路。”该乡党委书记钱师威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林敏)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