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姚坪乡虎尾沟村:深挖茶资源 铺实富民路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钞美美 报道: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没有产业,没有经济上的稳定后续来源,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姚坪乡虎尾沟村依托原有高山茶场资源优势,借助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村党支部发挥“支部+”的作用,把茶叶产业培育成村民脱贫的根本出路,从而实现了产业富民、产业兴村的目标。

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自觉,坚定产业方向

位于姚坪乡西南部13公里的虎尾沟村,山场资源丰富,自古就有种茶、制茶的习俗,前些年因茶叶品种零散杂乱、茶园管理封闭僵化,茶资源一直是“好曲出不了好酒”,借助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政策扶持,新的村“两委”班子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自觉,实施“三大举措”夯实了村级产业发展方向。

一是勤学静思 就像村党支部书记胡圣龙说的:“虎尾沟村自古是姚坪茶叶第一村,产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不能沉醉在历史的功绩薄上,要常学静思,敢于革新”,2015年至今组织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茶叶种植大户外出参观学习20余次,村党支部率先垂范,以支部为支点,成立虎山云雾种植专业合作社,全面扶持村内茶叶产业发展。

二是巧干实干 党支部与合作社深度融合,实施散户入社和老旧茶园改造 “两条腿”走路方案,依托党支部在群众中公信力高的优势,发挥合作社的专业能动性,吸引50户800多亩优质茶园自营散户入社,开展专业化管理,合作化经营模式。其次,依托房县八大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积极申报改造升级老旧茶园300余亩,按照现代标准去杂保优,科学规划组织,一举形成千亩茶园基地长廊。

三是善谋敢闯  党支部召开产业专题会20余次,大力宣传金融扶贫政策,鼓励社员新建现代有机茶园入社入股,村党支部主动担当竭力对接,农商银行主动上门贴心服务,申请产业贴息贷款256万元,建成500亩优质高山茶园基地,不施化肥,不打除草剂,确保纯天然,发展绿色生态茶叶,走品牌发展之路。

截止2018年底虎尾沟村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600余亩,吸纳178户贫困户和210户非贫困户联接在茶叶产业链上,户平收益可达3000元以上,茶叶产业成为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以“大雁高飞头雁领”的担当,推动产业发展

姚坪乡茶文化源远流长,乡村两级干部在“进村入户”走访时,不少茶农提到“我们辛辛苦苦管理茶园,就春茶一点收益,其它时间茶园长期闲置,太可惜了”,茶农的顾虑引起了姚坪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召开“诸葛亮”会10多次,决定丰富茶叶制作手段,由“绿”生“红”,变废为宝。虎尾沟村干部杜可配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县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投资30多万元在虎尾沟村引进红茶生产线,聘请华中农业大学茶艺教授黄友谊倾力指导,打破了茶叶品种单一局限,把每年夏、秋两季茶叶充分利用起来,由“绿”生“红”加工制作养生红茶,年生产红茶1000余斤,产业增收40多万元。

由“绿”到“红”,生产养生红茶,完善了产业品种体系,促使季节性产业变身全年产业,实现了产业链上的农户二次增收,合作社+车间稳定吸纳就业30余人,全年临时性用工达1000余人次。虎尾沟村2组的王家珍逢人就说:“像我这样的家庭妇女都特别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以前单打独斗一年挣不到多少钱,现在加入合作社,不仅有固定分红,长期在茶叶基地和加工车间劳作,每天还有100元的工资,一年下来家里收入又增加了1万多元,实现了照顾家庭和门口就业两不误”。

以“万家灯火总关心”的情怀,壮大产业效能

创新是产业市场竞争的原动力,也是行业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一花独放不是春”,伴随全乡茶叶产业的稳定和银杏产业的兴起,虎尾沟村党支部又开始谋划“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全民产业方向,就像虎尾沟村驻村领导李儒军说的那样“我们做一个产业不容易,让产业持久为老百姓增收更不容易,我们必须肩负起责任,主动思变,迎合市场开拓进取”,今年,虎尾沟村正在谋划茶叶产业和银杏产业的融合,开启了制作“银杏茶”的尝试,在农业和茶叶领域专家的指导下,已经研制出“银杏茶”的样品,目前在茶叶专家黄友谊教授的实验室里做专题研究。

“银杏茶”市场价值高,产业发展预期乐观,产品联结率广阔,大大增加了虎尾沟村依托茶叶资源做大做强产业链条的信心,未来姚坪乡将深挖茶资源潜能,激活多业融合新动能,实现“产业兴旺、全民富裕”新目标

(责任编辑:黎娟)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