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

房县新闻网

女娲传说入选第五批国家非遗名录 十堰国家非遗增至11项



女娲山景区的巨大女娲像。

秦楚网-十堰头条讯 文、图/记者 周仑 报道:10日上午,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85项,湖北共有18个项目入选其中,女娲传说便是其中之一,成为此次我市入选的唯一一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至此,我市共有1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7项省级非遗项目、68项市级非遗项目。其中,1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分别是伍家沟民间故事、武当山宫观道乐、吕家河民歌、汉调二黄(山二黄)、武当神戏、武当山庙会、武当武术、尹吉甫传说、郧阳凤凰灯舞、七夕节、女娲传说。

作为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非遗项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记者也梳理了全市1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通过展示介绍非遗项目,供市民进一步了解非遗、保护非遗。



在竹山县内,很多与女娲相关的元素。图为女娲补天绿松石摆件。

伍家沟民间故事

伍家沟民间故事具有浓厚的道教文化色彩,成为武当山道教文化的一个侧面。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原生态作品多,地方特色浓郁,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和文艺欣赏价值,被誉为民间文化的“半坡遗址”。

伍家沟故事村由于受现代文明的冲击,故事传承的方式和阵地逐渐减少,故事赖以生存的环境逐渐萎缩;故事篓子相继谢世,使得故事的讲述者越来越少;经济落后,村民外迁,使传承受到威胁。

伍家沟故事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分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童话、笑话等六大类别。目前,在伍家沟村已发现民间故事一千多个,民歌千余首。已经出版的有《伍家沟村民间故事集》一、二集,共76万字。

武当山宫观道乐

武当山宫观道乐是秦巴地区优秀民间文化与唐代至明代宫廷音乐的有机结合,它集道教诸多派别于一体的产物,它保留了全真派“十方韵”的音乐特色,又具有多教派音乐混融的风韵,而且各类韵腔与法器牌子俱全,是道乐中重要文化遗产。许多科仪音乐完整保存,并及时传承下来。古老纯真的曲调是其它任何音乐不可替代的。武当山宫观道乐拓宽了民族音乐学科,对民族音乐学科建设具有重要贡献,对中国民族音乐具有补白性,对丰富和完善我国宗教音乐及至民族音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武当山宫观道乐优美动听的旋律,空灵飘逸的审美情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与实用价值。保护、开发武当山宫观道乐,对弘扬道教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吕家河民歌

吕家河民歌村有192户755人,全村男女老少均爱唱民歌。能唱2小时以上民歌者有80多人,能唱千首以上者有4人,其中年龄最高为94岁,最小年龄才4岁。吕家河民歌分为阴歌、阳歌和叙事诗,曲调79种,全国罕见。

民歌村自1999年发掘,被专家学者论证定位为“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以来,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美、英、日等10多家国外媒体及国内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湖北、河北、山东电视台等100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先后被湖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湖北省民歌村”,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村”,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吸引了秘鲁、韩国、日本、加拿大、德国等六个国家和文化艺术界专家先后到吕家河村采风考察。专家称吕家河是中国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相互影响交融结合的必然产物,它生存于神农架与武当山之间,吸取了神农架的神秘文化与武当山道教文化的丰富营养,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即绚丽的表现色彩、丰富的人文内涵,堪称我国不可多得百家艺术特色的民间文化宝库。正因为其内容包罗万象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极具研究价值。吸引了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武汉音乐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九所高等院校在吕家河设立教学科研基地,省政协主席王生铁、副省长刘友凡、韩中学等领导,十堰市及丹江口市领导先后多次到民歌村调研,并进行现场办公。先后编辑出版发行了《吕家河民歌村民歌研究》、《吕家河民歌集》、《武当后花园、南神道探秘》和《吕家河民歌及风光》光碟。

汉调二黄(山二黄)

竹溪山二黄剧种,具有汉剧之母之雅称,是我国稀有剧种之一。其声腔、韵白等方面在中国戏剧表现形式上,有着独到之处。各类剧中生、旦、净、末、丑行当俱全。演艺古朴,彰显原始风范。

武当神戏

据专家鉴定,“武当神戏” 主唱大本头戏、连台本戏,以历史故事为主,以唱工见长,是目前较完整地保存于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青塘村的民间戏剧剧种。

青塘村隶属丹江口市(原均县)习家店镇。地处道教名山武当山北麓的北神道中段、古均州城东端。北接郧县,东邻河南淅川,南连汉水丹江,西通陕西西安,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厚的文化生成、发展、积淀的区域优势。在交通、信息不发达的时代,王家营村(现青塘村五组)戏班在出演武当敬神戏时,习惯以敲击铧面发出的声音来发布、传递演出信息,以通告、邀请乡邻前来看戏。所以“王家营敲铧面,东西二沟来一半”的说法,就成了王家营村武当神戏(敬神戏、调子戏和八岔戏)远近闻名的真实写照。

解放前期,王家营武当神戏戏班中有句 “万让会唱,刘四会浪,马长春会胀”的顺口溜,这里说的唱指擅长唱花旦,浪指擅长表演动作,胀指擅长唱风流(爱情)剧,“唱、浪、胀”几乎成了王家营武当神戏形象的代名词。在20世纪五十年代,王家营村400多人,会唱调子戏和八岔子戏的就有100多人,曾在襄阳、郧阳等周边地区巡回演出,获得许多荣誉。十年文革期间,擅长“帝王将相”戏的王家营武当神戏戏班,首当其冲的沦为“四旧”受到冲击,戏班解散,戏具毁坏。2006年,国家开始整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习家店镇政府积极行动组织失散的戏班演员、乐器演奏人员,进行武当神戏的挖掘整理工作,并尝试着进行了恢复性的演出。

调子戏唱腔丰富,有九腔十八调;八岔子戏有五个调。

现存的调子戏剧目有神戏《天空之事》、《韩湘子化斋》等,地方戏有《南桥会》、《刘海砍樵》、《阴阳错》、《汾水河》等;八岔戏有《送香茶》、《四劝》、《张和休妻》、《东楼会》等。调子戏唱腔优美,百转千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八岔戏一人主唱幕后众人帮腔,幕前幕后互为衬托,意味深长,使人联想翩翩。

据考证,青塘村的海底红壤土资源是炼制琉璃瓦的基本原材料。从青塘村所在地现在遗存的72座琉璃瓦官窑遗址群来看,在小小的24.4平方公里范围内竟建有如此密集的琉璃瓦官窑,全国少有(现在,村子周边尚有4个依托红壤土资源生产红砖的砖场,有200多村民从事制砖生产,年产值在3000万元)。证明这里就是明代大修武当山时,均县为道教宫观建筑群提供琉璃瓦的主要基地(均县之“均”就是制陶器传统工具木制转盘的专称)。王家营这个地名就是当时以王姓工匠为主的工匠营生产、炼制琉璃瓦的营地(加工现场和居住地)。据《明实录》记载,大修武当山是一个国家级工程,前后在这个工地上施工的官员、工匠、部队兵役等工作人员有30万之众。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匠,在带来炼制琉璃瓦工艺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调子戏和八岔子戏等戏曲文化。工匠们闲赋时创作、演出的地理位置,又正处在武当山北神道歇脚点上,众多的、南来北往的工匠、客商、道教信士和香会社团,经水路、陆路跋涉在此汇集,又途经此地南上朝拜武当仙山。在此,通过调子戏和八岔戏等戏曲文化的交流平台,青塘村接受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互影响,不同地域的文化人也吸取着古均州文化的丰富营养。今天的青塘武当神戏戏班,也就在明代永乐九年到二十二年(公元1411-1424年)大修武当山的时期,形成了自己“剧目兼融东西南北中、剧情内容神话与现实交融”的鲜明个性与特色。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刘祯、北京大学教授陈连山考察该村后认为:调子戏和八岔子戏这两个剧种在中国民间戏曲研究中具有标本性意义。

我们认为,青塘村遗存的调子戏和八岔子戏其价值在于:反映了道教文化和武当地域文化对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为研究道教文化、戏曲轨迹及武当山的历史,提供了新的研究样本。

武当山庙会

武当山自古庙宇林立,香火盛旺,由庙宇产生了各种庙会,形成武当山地区特有的民间文化生活。庙会既是汇集民族风物和民间文艺的一种形式,又是古代传统市集的一种形式。

武当山古已有名,唐贞观年间,武当山始建五龙祠,自后,道教的正一、全真等教派先后来山开宗布道,历代高道名师也相继在此隐居修炼,并长期进行宗教活动。相传道教所崇奉的“真武大帝”,传世时曾在武当山修炼得道“飞升”, 当地的人们极其崇拜玄武帝,每逢节日,信士们都要到武当山祭祀真武,渐渐地民间就形成了三月三、九月九庙会。特别是清朝至民国期间,更为盛行。解放后,庙会曾一度取消。现在武当山三月三庙会、九月九大法会在民间已逐渐兴盛起来。农历三月初三是武当真武大帝的诞辰日,武当山庙会期间主要是为信徒们做道场,包括小启朝、大启朝,前后约需5天时间。会期还要为香客“放焰口”,超度祖先。如果有富户资助,还做兰法会、扬幡挂榜、设法台、布刀山火海、过奈何桥、撞地狱、飞跋跑铹等大型法事活动。会期内还举行各种民间艺术活动,内容包括狮子、龙灯、旱船、高跷以及说书、演唱、杂技杂耍等,参加表演。武当山庙会的民间艺术活动由信徒们自己组织,自由参加,给广大信徒一个放松、解脱机会。同时,庙会期间朝山进香的非常多,加上商贾云集,买卖和交换物资的生意十分红火。

武当山庙会极大地丰富劳动人民文化娱乐生活,促进地方经济繁荣起着积极作用,它不失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好的传统风俗。

武当武术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为武当道人张三丰所创,具有杰出的养生健身价值。主要包含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诸多门派,其拳功体现出了中国道家文化精深的奥妙,是中华武术的一颗璀璨明珠,堪称国宝。

武当武术是遵照道家思想的“道法自然”和“宇宙整体观”创编的武术项目,它重视身心合修的练拳效果,不尚拙力,妇孺幼弱,皆可练皆宜练,并能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它是中国道家思想和武术相结合的典范。

2000多年来,无数高人隐士集聚武当,唐至明代皇室的大力推崇,使武当山成为中国道教活动中心。道家养生哲学在这里世代相传,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特别是张三丰创造武当武术以来,武当武术在武当道教上层人物中传播,范围小、神秘性强,表现出鲜明的武当道教特色。它所具有的养身修身、竟技健体的功能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欢迎。

尹吉甫传说

尹吉甫是湖北历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诗经》的主要编纂人,又是被《诗经》歌颂者。尹吉甫文武双全,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公元前828年,被周宣王封为太师。

尹吉甫生于房陵(今房县),食邑房陵,死后葬于房陵的青峰山。千里房陵的故土有着大量的尹吉甫的文化遗存。历朝历代的房陵官员均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尹吉甫在故里建墓、修祠、造庙,不仅留下了大量的尹吉甫文物古籍,而且在民间流传着大量的《诗经》民歌和鲜活的传说故事。

尹吉甫的传说,佐证了古房陵有着与中华文明几乎同步的文明史。

郧阳凤凰灯舞

郧阳(今郧县),地处鄂、豫、陕三省交界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民成化12年(公元1476年)设郧阳府始,一直是鄂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郧阳凤凰灯舞”是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民间传统舞蹈艺术形式,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绪9年(公元1883年)。它出自郧阳府癸末进士,曾任“学道”、受封“内阁中书”的书香世家王明德及民间老艺人之手。当时,每年春节、元宵节在街头、宅前或场院演出。其表演内容按凤鸣、出巢、游园、寻花、戏牡丹、擦痒、鹐翅、理羽、打盹、朝阳、扑翅等程序进行;其音乐来自地方花鼓、民歌小调和民间吹打乐曲,习惯以唢呐曲牌[凤鸣]、[升帐头]、[大开门]、[一字调]、[游场]、[上梁山]和锣鼓点子[一捶]、[挑捶]、[阴锣鼓]等交换运用;其道具传统以竹篾、皮纸、五彩纸通过扎制、裱糊、彩绘、等方法,制成凤凰灯1至2只,花盆灯9个,太阳灯1个, 2至4个云灯作为道具。

“郧阳凤凰灯舞”是集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工艺美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传统舞蹈艺术,在鄂西北乃至全国独一无二。它所厚载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高尚的思想内涵,精湛的工艺制作和多门类综合艺术特征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它入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北卷》正文之首和《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是象征“楚人崇凤”传统舞蹈的典范。

“郧阳凤凰灯舞”曾荣获全国第六届“群星奖”广场表演优秀奖;被邀请参加“西班牙中国灯文化节”、“中国中西部物资交流会”和“新千年北京天安门广场庆典演出活动”;先后参加了广东省中山市“慈善万人行”、中国·张家港首届长江流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第二届全国农民运动会闭幕式、中国·武当文化武术节、 十堰市第一届、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2009年澳门“内地春节习俗展”等大型展演活动。

七夕节

亦称七夕节、七夕习俗,是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属民俗类。是在农历7月初7期间,在郧西境内的汉江、天河和金钱河流域以请七姐为主要仪式、以祈福乞巧为内涵的民间节庆习俗活动。

郧西位于湖北省的西北部,汉江重要的支流天河流经县境。早在唐宋时期,郧西就产生了由天河、金钗石、织女洞、石公公、石婆婆等自然景观而演绎的牛郎织女七夕神话传说故事,也因此在郧西民间形成了世代传承的七夕习俗。

“请七姐”是七夕习俗的主要仪式,它通过“请”“问”“送”三个环节,把以织女为代表的女神请下凡间向她问年成、占祸福、求婚姻、乞巧等。此外,还有男人们挑水“盛七水”、给黄牛带花环“贺牛生日”,妇女们“比巧工、做巧食”,姑娘们“染指甲”,老人们 “观星辰”(预测旱涝),少男少女们 “葡萄树下听夜话”,一家之主们 “放河灯”等祈福乞巧活动。同时,以七夕文化为内涵而对数字“七”崇拜的“七成八不成”相亲习俗也在郧西代代相传。其传承方式主要是以社会传承和家庭传承为主。郧西七夕受社会变革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传承人队伍及其影响力正逐步退化。

郧西七夕较完好地存续着七夕节的传统仪式、活动,备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研究界的重视,具有重大的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价值。同时,该项目弘扬美满互爱、善良勤勉的传统美德,对于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增强地方社会的认同感与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女娲传说

竹山女娲传说产生历史悠久,流传范围广泛。竹山女娲传说分为造人补天型、风俗型、风物型等。

女娲造人补天型传说。《抟土造人》讲女娲和泥巴捏出第一批男人和女人;《炼石补天》讲共工和颛顼因言语不和,撞倒不周山而洪水滔天,女娲炼五彩石补苍天。

与女娲有关的风俗传说。《搭红盖头入洞房》讲述女娲与伏羲成婚,太白金星从天上撕下红色云彩搭盖在女娲头上入洞房的传说;《闹洞房听动静》讲述太白金星在女娲伏羲洞房外燃竹发出响声闹房,听房的传说。

与女娲有关的风物传说。女娲在竹山自然景观中频繁出现,《草鞋垭的由来》讲述女娲补天,王母娘娘让草鞋大仙犒劳女娲丢掉草鞋在山垭的故事;《石头干老》讲述女娲兄妹滚磨订婚的小石磨故事。与女娲传说有关的地名还有大席场、九里岗、圣水寺、双龙洞等。

(责任编辑:黎娟)

  • 房县新闻网微信

  • 今日房县网微信

  • 云上房县客户端